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肝炎 > 正文

肝癌 腹水临床表现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2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排放腹水可迅速减轻腹内压力,缓解心、肺、肾及胃肠道等的压迫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但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腹水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反复排放腹水反而会导致体液及蛋白质的大量丢失、水电解质紊乱、直立性低血压,诱发肝昏迷等严重后果,因此,排放腹水不能作为首选治法。对于个别患者,腹水影响呼吸功能及心肾功能等情况时,方可考虑腹腔穿刺放腹水,以减轻腹内压,增加肾血流量,暂时改善呼吸功能及心肾功能,在排放腹水后,应加压包扎腹部,防止腹内压锐减,出现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首次放液一般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放腹水量应小于500ml,并予放腹水后适当补充白蛋白。

   2.腹水的回输 在确定腹水未感染,未找到癌细胞的情况下,可将腹水回输人病人体内,不仅可减轻病人痛苦,而且可防止大量排放腹水所造成的体液、蛋白质的大量丢失、电解质紊乱及肝昏迷;也可将腹水经透析或超滤浓缩后回输,不仅能保留机体蛋白质,提高血浆渗透压,减少腹水的生成,还能增加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力,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维持并纠正体内电解质平衡。比单纯腹水回输效果更好。 可于4-8小时内抽出5000-10000ml左右腹水,经透析或超滤浓缩至500-1000ml后回输,一般在2周内行4次左右,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严重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及近期有消化道出血者应禁用。

  3.腹腔内化疗 在适当排放腹水后,向腹腔内注人抗肿瘤药物可减少腹水的生成,使肝及腹腔内药物维持很高水平,而毒性反应比全身使用相同药物小得多。据报道,当腹腔内注人5-fu时,门静脉血的药物浓度是外周静脉用药后的10-20倍。常用的药物有丝裂霉素。顺铂、卡铂、氮芥、噻替派、5一氟尿嘧啶、阿霉素、表阿霉素、平阳霉素等。

  4.限制水、钠的摄人 目前主张腹水患者无需完全禁止钠盐的摄人,轻者每日钠摄人量不超过1g,重者不超过0.5g,并适当限制水的摄人量。

   5.增加水、钠的排出 可使用利尿剂,宜多种交替使用或联合使用,并注意电解质的平衡。轻者可口服排钾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氯噻酮、速尿。

  (三)手术治疗
  1.腹腔一颈静脉分流术: 属于血管内扩容术,是利用呼吸时腹腔与上腔静脉间的压力差,将腹水回输人血循环的方法。该法使用一根带有单向阀门的引流管,埋置于胸腹壁皮下,一段插入腹腔,另一段经颈外静脉插入上腔静脉。吸气时横隔下移,腹腔内压力升高,高于上腔静脉压,腹水经引流管被压入血循环。此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一般状况较差的病人也可以耐受。适用于明确腹水未感染,未找到癌细胞的情况下,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肝肾综合征及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2.门静脉减压术 :可选用门腔分流或脾肾吻合术,均可降低门静脉压力,但操作复杂,并发症多,而肝癌患者大多肝脏贮备能力及全身状况较差,不宜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1、湿热瘀阻
  主证:腹大坚满,胀满撑急,胁下积块,固定刺痛,烦热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边尖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泻下逐水。

  方药:舟车九、中满分消丸等。

  常用药物:甘遂、大前、芜花人黄。二丑、木香青皮陈皮厚朴枳实黄连、黄羊、知母、半夏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茵陈等。伴见胁下积块,固定刺痛,舌质紫黯有瘀斑者,可加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等活血化瘀药物。

  2、瘀血阻络,水湿内停
  主证: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下刺痛,或腹部刺痛,面色黯黑,大便色黑,或呕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北。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