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衰 > 正文

中医如何治疗肾衰竭?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1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中医如何治疗肾衰竭?中医怎么治疗肾衰竭,针对肾衰竭治疗的这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为您做一个详细的指导。肾衰竭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著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中医如何治疗肾衰竭?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慢性肾衰竭可由于浮肿、淋证、血尿等多种肾脏疾病发展而来。中医认为各种肾病日久,损及各脏腑功能,并以脾肾虚损为主,病情逐渐发展而使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正气虚衰、浊邪、瘀血雍滞肾络,导致肾脏失去开阖的功能,湿浊尿毒潴留于体内,而引发本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由于某些因素而使病程进展加快,病情恶化。常见的诱因如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如外邪侵袭肺卫肌表、致肺失宣降、治节失职、三焦水道不利、劳则伤气、过劳则正气更虚、脾肾更损以及素体脾虚,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辣、厚味、高蛋白饮食,使脾肾虚损更甚,尿潴留加剧。

  肾衰竭的病程冗长,病机错综复杂,既有正气的耗损,又有实邪蕴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正虚又有气、血、阴、阳之不同;邪实则有外邪、湿浊热毒、瘀血、动风、蕴痰等。从病位分析所涉及脏腑众多,主要在脾、肾,但往往波及肝、心肺、胃等诸脏腑。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肾之开阖功能失调。而肾的开阖功能有赖于机体的气化作用。肾气亏虚可引起肾的气化功能障碍,肾失开阖,不能及时疏导、转输、运化水液及毒物,因此构成湿浊、湿热、瘀血、尿毒等邪毒。邪毒虽源于正虚,反过来又阻碍气血的生成,因实致虚,成为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湿浊、尿毒等波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产生众多症状。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常,则可出现恶心、呕吐;湿浊困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则气血亏虚加甚;若湿浊阻遏心阳、心气不足、运血无力,则可出现心悸、气短等;水气凌心、心悸、胸闷、气促;湿浊中阻,脾胃升降失常,则呕吐、恶心,纳呆、腹胀;肝风内动则抽搐;肾脏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尿少、浮肿、甚至小便点滴全无而为闭症。如果尿毒蒙蔽或扰乱神明、可致精神抑郁或亢奋之症,浊毒化热,内隔心包,则可致心阳欲脱、阴阳离决。

  一、辩证治疗

  1、脾肾气虚:治法:益气健脾补肾。

  2、脾肾阳虚:治法: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3、肝肾阴虚:治法:滋补肝肾

  4、阴阳两虚:治法:阴阳双补。

  二、其他治疗

  1、中药灌肠治疗(结肠透析)

  适用于早期或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邪实显然而正虚较轻者。结肠透析可促进尿毒素通过肠道排出体外,根据临床的不同特征,如临床无显然阳虚表现选:冬虫解毒固本系列 ,一般每日1-2次,实用于尿毒症期的肾衰竭。

  2、皮肤透析(中药药浴疗法)

  肾衰浮肿、尿少用利尿剂无效,而又不能透析治疗的,以及部分透析患者皮肤瘙痒者,可用中医“开鬼门”的药浴办法。药用冬虫解毒固本2-6号等透表发汗药,煮开加入浴缸温水(38-30℃)浸浴30分钟左右,高达出汗的目的,有显然的消肿作用,并改善病人的症状。

  3、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在慢性肾衰本身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用以改善症状,或调整全身状态。如改善消化系统的症状,可选关元、中极、阴廉、肾俞、三焦俞等。

  4、实验研究

  单味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

  1)泻下药 大黄应用最早,研究最多。我院从祛邪入手,用大黄治疗氮质血症,大黄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肿瘤坏因子(TNF)能产生显然的抑制作用,对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及防治引起的并发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补益药

  ①冬虫夏草:能显然改善尿毒症病人的蛋白代谢,显著改善肾功能状态和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可显然降低血清BUN、SCR水平,阻抑肾小球的代偿性肥大,显然减轻肾脏病理改变。

  ②人参:研究表明可提高肾衰病免疫力。降低大鼠模型蛋白尿,从而减轻肾损伤,延缓慢性肾衰进展。

  ③淫羊霍:可显然减轻肾脏组织学改变和系膜外基质产生。

  ④何首乌:早期肾脏损害的血瘀型高血压病人,用药后血脂下降,尿AIb、IgG、Igm的排泄量有改善,提示其有改善循环,活化纤溶酶,抑制胶原合成等作用。

  中医如何治疗肾衰竭?对于这个问题,您现在有一定的了解了吗?

  如果针对中医如何治疗肾衰竭的问题,您还有进一步的了解需求,还想深入了解肾衰竭治疗、肾衰竭饮食等疑问,可以直接点击我们的在线肾病专家。在网上直接向专家咨询肾衰竭的各类问题。肾病专家可针对您的病情为您做具体的指导!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