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衰 > 正文

肾血尿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3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血尿即患者尿血色紫,或尿如酱油色,或镜下血尿,排尿涩痛不畅,小腹胀,便秘,手足心热,或兼咽痛,扁桃体红肿,舌质暗红或舌尖红而津,苔白燥,脉滑数有利,辨证多为热壅下焦,于热结滞,血不归经,用自拟桃黄止血汤,组成:大黄7.5g,桃仁20g,小蓟30g,白茅根30g,生地20g,侧柏叶20g,栀子10g,蒲黄15g,桂枝10g。以大黄,桃仁为药对,生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又能通利小便,清热止血。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擅治血结,血燥,血秘,善破蓄血。大黄与桃仁配伍即取法《伤寒论》桃仁承气汤之意,治疗下焦蓄血。桂枝温通以防寒凝;小蓟、白茅根、生地、侧柏叶、栀子、蒲黄凉血清热止血,临床用于治疗各种肾病引起的顽固血尿效果满意。
        江省中医研究院名老中医张琪教授从事肾病研究多年,尤其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具有真知灼见,以疗效显著持久闻名于杏林。笔者有幸侍诊学习,于导师丰富临床经验中觅得一鳞半爪,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张教授总结出治疗各种肾病引起的顽固性血尿常用以下几种。如感染引起本病急性发作,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伴有咽痛口苦,甚则口舌生疮,五心烦热,颜面或肢体浮肿,脉滑数,舌质红,苔白黄而干,治以加味八正散。组成:白花蛇舌草50g,公英30~50g,双花30~50g,大黄7.5g,生地20g,扁蓄15g,瞿麦15g,车前子15g,滑石20g,小蓟50g,白茅根30g,甘草15g。其中扁蓄、瞿麦、车前子、滑石清热利水通淋;生地、小蓟、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邪热侵入肾与膀胱,伤及血络而出现血尿,邪热蕴藉则白细胞增多,故加入白花蛇舌草、公英、双花加强清热解毒之力;大黄为苦寒泻下药,此处取其清热解毒开瘀利水通淋,用量宜小,一般5~10g,多用则导致泄泻,少量则通淋止痛开瘀,对小便涩痛疗效显著,为方中不可缺少之药。
  若肾血尿患者以反复不愈血尿为主要症状,伴有周身乏力,气短心悸,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淡,脉沉数或细数无力,辨证为气阴两虚,用自拟益气养阴摄血合剂,组成:侧柏碳20g,大黄碳10g,阿胶10g,蒲黄碳15g,生地25g,熟地25g,黄芪30g,党参20g,血余碳15g,地榆碳20g,小蓟30g。其中黄芪补气,二地、阿胶滋阴益气以固摄,诸碳止血标本兼顾,此时如单纯见血止血,则使血更难止,必以补气滋阴从本论治,方能达到固涩止血的效果。
  肾血尿患者蛋白尿、血尿日久不愈,伴有腰酸膝软,手足心热,心悸气短,头晕耳鸣,尿色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或沉数,辨证为阴虚内热,气虚无力摄血,用知柏地黄汤加参芪,组成:熟地20g,山芋15g,山药15g,茯苓15g,丹皮15g,泽泻15g,知母10g,黄柏10g,龟板20g,地骨皮15g,女贞子20g,旱连草15g,黄芪20g,党参30g,甘草15g。以知柏地黄汤滋肾阴降相火,参芪益气固涩,蛋白为水谷之精微,补肾益气固涩既治阴虚火旺之血尿,又可治气不摄血之蛋白尿,具有双重功效,加入龟板与知柏配伍,增强滋阴降火之力,女贞、旱莲、地骨皮滋阴降火对于阴虚火旺,肾失封藏之血尿尤为适宜

上一篇:偏方治肾虚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