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心肌炎 > 正文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由于病因未明,预防较困难。在病毒感染时注意心脏变化并及早治疗,有实际意义。

  治疗主要针对临床表现

  1. 休息及避免劳累必须十分强调,如有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者更应注意,宜长期休息,以免病情恶化。

  2. 有心力衰竭者治疗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相同,采用强心药、利尿药和扩血管药,由于心肌损坏较广泛,详地黄类、利尿药有益,在低肾小球滤过时,氢氯噻嗪可能失效,此时,需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扩血管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有用,用时须从小剂量开始,注意避免低血压。

  近年来发现本病有心力衰竭时用β受体阻滞剂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时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β受体密度下调,在本病中其程度大于心肌梗塞后,用β受体阻滞剂后肾上腺素能神经过度兴奋的有害作用被去除,心肌内β受体密度上调,已知有β1好,起始用极小剂,然后缓慢加大剂量,此种治疗可以延长患者寿命。

  3. 有心律失常,尤其在症状者需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学方法治疗,对快速室性心律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有猝死危险者治疗应积极。

  4. 对预防栓塞性并发症可用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聚集药。

  5. 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环化腺苷酸、辅酶Q10等可作为辅助治疗。

  6. 对长期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作心脏移植,术后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免疫抑制,纠正排斥,1年后生存率可达85%以上。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30-50岁最多见,男多于女,起病缓慢,可有无症状的心脏扩大许多年,或表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逐渐发展,出现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病因不明,也无特效疗法,对于尚未发生心力衰竭者,应预防感染,防止过劳,戒烟禁酒,以防发生心力衰竭。

  对于那些已发生心力衰竭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用强心、利尿剂,如收缩压不低于12.7kpa(95mmHg)可用血管扩张剂。由于心肌变性、坏死、纤维化,对地高辛耐受性差,宜用小剂量维持治疗。有心律失常者,可根据不同的心律失常,选择用药,血压偏低者,可静脉滴注多巴胺5ug/min。

  临床症状不能改善且活检证实为心肌炎的患者,可试用一个疗程的免疫抑制剂。病程短,起病有发热者,也可试用激素治疗。本病患者心肌β受体密度下调,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下调也更明显。为了提高心肌β受体密度,改善心肌的反应性,可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收缩压不低于12.2kpa(90mmmHg)者,可用美多心安6.25mg,一日3次,3-5天增加剂量一次,最大可用到50mg,口服每日3次。连用3-6个月,可使心脏功能改善,但各人耐受性不同,应注意血压及心功变化,对于重症,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心脏移植。

  一旦发生心衰,预后不良,5年死亡率35%,10年死亡率70%。

  石家庄长城医院心肌病心衰研究小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及特色纯中药心肌活力饮等系列中药组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显著,经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中西药并用治疗心肌炎、心肌病、心衰的新方法,能明显提高心肌病细胞耐缺氧能力及正性肌力作用,减缓心肌细胞的衰亡,显著改善心脏的功能,使大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有不同程度的回缩,心腔缩小,有效控制各种合并症的发生,有效率达90%以上,有近10%的大心脏已经完全恢复到正常。

  除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自身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医患互相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由于情绪对心脏的影响颇大,所以应尽可能避免紧张和大起大落,保持乐观、稳定。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饮食宜清淡,不要吃过咸的食物,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10克,此外,还应该戒烟、酒等不良嗜好。

  3、心功能尚好者,可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不必绝对卧床休息。有气急、咳嗽、心悸同时伴咯泡沫痰,呼吸困难,晚间不能平卧等情况的心功能不全或心脏扩大者,宜减少活动,甚至需要卧床休息。

  4、如果突然发生胸痛、咯血、气急、呼吸困难、昏迷、偏瘫等,应该立即就近前往医院治疗,切忌舍近求远而耽搁了病情。

  5、积极预防感冒,同时控制存在的感染。

  6、必须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到医院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