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神经系统 > 抑郁症 > 正文

抑郁的穴位治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2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改善睡眠:百会、神庭、神门、三阴交、太溪、太冲。   小便频数———中极、膀胱俞、三阴交。
  便意频繁、肛门下坠———百会、会阳、长强。
  便秘———天枢、支沟。
  腹痛腹胀、食欲不振———中脘、足三里、内庭、脾俞、胃俞。
  胸闷、心悸———内关、膻中、心俞。
  改善躯体症状:头昏、健忘———百会、四神聪。
  3.对症取穴常用腧穴改善焦虑症状:百会、本神、印堂。
  产后抑郁:百会、膻中、关元、膈俞、血海、足三里、太冲。
  中风后抑郁:水沟、上星、百会、风府、风池、太冲、丰隆、太溪、肝俞、心俞、脾俞、神门。
  2.抑郁的穴位治疗辨病取穴常用腧穴调神醒脑: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印堂、风池、风府。
  肝肾阴亏证:太溪、三阴交、照海、肝俞、肾俞。
  心脾两虚证:心俞、脾俞、神门、足三里。
  湿郁(脾虚湿聚) 证:脾俞、阴陵泉、水分、隐白。
  食郁(脾虚食滞) 证:中脘、足三里、内庭、脾俞。
  痰郁(痰气郁结) 证:天突、璇玑、丰隆、间使。
  火郁(郁久化火) 证:劳宫、内庭、中冲、大陵。
  血郁(气滞血瘀) 证:膈俞、血海、期门。
  1.辨证取穴常用腧穴气郁(肝气郁结) 证:太冲、行间、膻中、肝俞。
  抑郁的穴位治疗针灸常用的穴位有许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由于抑郁症发病的逐年升高,抑郁的穴位治疗花费在抑郁症治疗上的经费也日益增加。近年来抑郁症的研究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由于传统的及目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成瘾性及禁忌证等缺陷,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和依从性。因此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越发收到人们的欢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