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五官疾病 > 耳鼻喉疾病 > 外耳炎 > 正文

耳廓肿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现在了解耳廓肿了吧。   耳穴望诊 是对耳廓表面各区域特定部位(耳穴)的色泽、形态等进行全面系统观察的望诊方法。耳穴望诊以脏腑经络与耳穴相应为理论基础,属经络诊法范畴。耳穴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变色。相应耳穴皮肤呈红晕、暗红、暗灰、苍白,或中央白色而边缘为红晕的色泽变化,以点状或片状形式出现,可见于胃痛、吐血、便血、泄泻、胁痛、肠痈、淋证、水肿、咳嗽、痹证、眩晕及妇科病。红晕者多为实证、热证,苍白者多为虚证、寒证。暗红、暗灰者常为气滞血瘀之象,有寒证或热证两种可能。②变形。相应耳穴有结节、点状或圆圈状凹陷、条索状隆起或纵横交错的线条等。可见于胁痛、癥瘕、虚劳、肿瘤、心悸、怔忡等病。③丘疹。相应耳穴处出现高于皮肤的点状隆起,以水疱样丘疹为多,可呈红色或白色,多见于妇科病、泄泻、肠痈、便秘、水肿、淋证、咳嗽、心悸等。④脱屑。相应耳穴皮肤有白色糠皮样脱屑,擦之不易除去,常见于皮肤病、郁证、失眠、心悸、便秘等。⑤血管充盈。血管明显充盈,或血管局部充盈而呈圆圈、条索状,可见于胸痹、真心痛、眩晕、咳血等。
  耳廓肿起为实证,多属肝胆火旺;耳廓瘦削为虚证,多属肾阴不足;耳轮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脱屑),为瘀血内阻之征。在正常情况下,外耳道有耵聍,为黄白色碎屑。若耳内流脓,则称脓耳,脓液有黄、白、红色和发出臭味等变化,多因风热上壅或肝胆湿热或肾虚火旺而造成。
  耳廓肿是?想了解一下耳廓肿。

下一篇:外耳鼓膜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