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性病 > 艾滋病 > 正文

如何彻底预防艾滋母婴传播?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7-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英语缩写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1981年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是人体注射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被称为“史后世纪的瘟疫”,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已证实感染HIV的妇女可在围产期及分娩时,传播到胎儿或新生婴儿,其感染机率约为30%,而且已有文献报道提出初乳及哺乳时也可将HIV传给婴儿,因此预防母婴传播方面要作到:

  1.对高危及重点人群开展孕妇HIV抗体监测工作。凡发现HIV阳性的妇女应避免妊娠,一旦怀孕应终止妊娠。如其丈夫或情人是HIV感染者,应定期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HIV抗体监测和接受咨询。

  2.防止婴儿围产期被HIV感染,HIV阳性的母亲应严防自身血液、体液接触婴儿。

  3.HIV阳性妇女生育的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由于HIV感染的后果是严重的,尤其是一旦发病,病死率极高,所以人们对艾滋病存在着恐惧心理,不敢和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接触,拒绝和HIV感染者共同生活或工作等等。实际上因艾滋病传播仅局限于经性、经血和母婴三种传播方式,预防HIV传播只要按前述内容落实,即能达到预防效果。大量流行病学观察结果表明,与HIV感染者或病人日常生活接触如共同进餐、社会交往等均不会导致HIV传播,因此仅日常生活接触和交往,不必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此外至今尚未证实经唾液、眼泪、尿液、汗液、空气、粪便--口、昆虫可以传播HIV。一般公认拥抱、接吻亦不会造成HIV感染。但有的学者提出刷牙后接吻或长达几小时的接吻,或口腔粘膜破损而又深接吻(唾液交换),仍应认为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加以避免。

(内容整理:中医诊疗网)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