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性病 > 艾滋病 > 正文

15年内无法找到艾滋有效疫苗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2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不久前,《自然·医学》杂志的资深编辑克莱尔·托马斯采访了25位艾滋病研究领域的权威研究者,希望从他们头脑风暴中提炼出答案。不过熊市不言底的铁律依然生效—他们的共同结论是“有效的HIV疫苗似乎在未来10至15年内不会被发现。”

  9月24日,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艾滋疫苗可以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

  自从艾滋病毒(以下简称HIV)在1983年被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学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吕克·蒙塔尼首次分离得到后,在对付这种疾病的征程中,人们始终在乐观和悲观的两极间徘徊。1984年,时任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部长的玛格丽特·海格勒曾宣称,在两年内即可有疫苗上市,然而时至今日,在接二连三的失败打击下,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悲观地表示,尽管尚未放弃,但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获得一种有效的HIV疫苗。

  在时下疫苗的临床试验纷纷以失败告终的大背景下,美国军方和泰国公共卫生部联手进行的一项新型疫苗研究的进展似乎让我们看到了柳暗花明的一线曙光。

  联合疫苗真的有效?

  这项名为RV144的研究从2003年10月开始实施,是目前唯一参与人数逾万的HIV疫苗临床试验。科学家在泰国选取了1.6万余名年龄介于18~30岁间,HIV测试呈阴性且感染几率与普通人相似的志愿者参与研究,并将其分为疫苗组和安慰剂组。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在8197名接受疫苗注射的志愿者中,有51人感染了HIV毒,而组成安慰剂组的8198人中,有74人感染,这意味着注射疫苗组感染风险降低了31.2%。并且科学家确信,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非是偶然因素引起的。

  这种新型疫苗实际上应被归为联合疫苗的范畴,而其中组分恰恰是两种有过失败“前科”的旧疫苗——ALVAC和AIDSVAX。前者是一种重组的金丝雀痘病毒载体疫苗,包含有三个HIV基因,其设计初衷并不是为了避免感染,而是负责刺激免疫系统,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使机体能够未雨绸缪,并在遇到HIV时能够发挥强力的抵抗作用,后者包含有一种重组的HIV表面蛋白gp120,它扮演的是助攻手的角色,起到增强免疫反应、加强攻击力度的作用。

  2003年,这种疫苗开始在泰国进行I期和II期临床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参与试验的健康受试者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也没有人在实验过程中感染HIV。随后的评估认为,疫苗具备良好的药物耐受性并产生了免疫效果。

  时至2006年,疫苗正式获批进入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接种时采取免疫-加强(prime-boost)的策略。即免疫组的健康志愿者在试验开始后的第0、1、3、6个月注射ALVAC疫苗,在3和6个月注射AIDSVAX。在随后的三年内每6个月进行一次HIV测试。

  临床试验的结果甫一公布,顿时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就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很多亟待回答的问题——针对不同的艾滋病病毒,针对不同人群,新型疫苗是否都有相同的免疫效果?新型疫苗的有效免疫期有多久?新型疫苗为何只表现出十分有限的免疫效果——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此外对于已感染的人群,即便注射疫苗,免疫系统仍然面临被严重破坏的风险。WHO和UNAIDS在谨慎乐观之余也表示,仅凭现有的试验结果,尚不能批准疫苗付诸生产,也不能以此代替现有的HIV预防措施。以上种种未知因素和不足之处让人们在欣喜之余,不由得为攻克HIV的梦想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徘徊了一亿年的幽灵

  事实上,在这次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之前,HIV疫苗研究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虽然历经数十年的研究,掩盖在HIV前的面纱被一层层地揭开,鸡尾酒疗法的横空出世似乎吹响了胜利的号角,仿佛最后的谜底就在眼前,但时不时就会“旧貌换新颜”的HIV却让不少科学家恍若自己就是滚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