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女孩与她的哥哥没有被电视摄影队拍到多少笑容,镜头一直在溜冰、现代舞、芭蕾舞、羽毛球、钢琴、小提琴流转。在学业上,只拍了她在家做功课和赶着准备上学。
女孩的中年父母在电视上义正词严的脸孔令我叹为观止。他们说的话包括:“只要我们能负担得起就要让我们的儿女学习更多的东西,我们不要在日后后悔没有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这些事是一定要逼的,不过孩子长大后可以选择放弃一些,现在不行,一定要尽全力去学;现今社会竞争太激烈,我们不得不怕输。”诸如此类的话,这对父母说得振振有词,电视机上他们的表情是坚信他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我也有一个女儿,在这“什么都要学”的大环境下,我要如何适当地养育我的孩子?
我看的第一个故事是有关一户居住在新加坡的富裕香港移民。他们的7岁女儿从4岁起就被父母安排上才艺班。这是很普遍的现像,关键是总共上多少班?
我第一次看的故事对我造成无比的震惊,为什么是“Z”?节目没说明,我猜测是用最后一个罗马字母形容最年轻的一族。我们亚洲的孩子,在家庭经济许可下是怎样成长的?
节目没提到女孩有没有上补习班,我的猜测是没上才是令人惊讶呢,因为同时上英、中、数补习班的风气,从幼稚园(即5、6岁)就开始了。
那个女孩从4岁起就学习:1)溜冰,2)现代舞,3)芭蕾舞,4)羽毛球,5)钢琴,6)小提琴。其中溜冰是在早上7点上课,而且需要多天练习以准备校际比赛。女孩的志愿是日后能进入奥林匹克溜冰赛。你说早上7点上课兼练习辛苦?女孩的香港藉教练说本地的孩子已是很幸运的了,在香港呀,小孩因为忙于上学与补习,只能选在午夜12点甚至凌晨4、5点上他的溜冰课。
我观看了这一集节目后就一直无法释然,身为外人,我要如何评估这一对父母为其儿女做的选择?还能说什么呢?那坚信不移的表情令我畏缩,甚至恐惧!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观看了一个电视节目“Z世代”,这一系列节目报道现代儿童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