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记者对多个家庭采访发现,不少家庭每天晚饭后都是“分屋”活动,年轻人在电脑前上网,老年人盘踞客厅看电视,交流的时间比以前短了。
市统计局的这项调查还显示,26.4%的市民每天有“1-2小时”的文化活动,“2-3小时”的占31.2%,“3-5小时”的占22.9%,“5小时以上”的占12.2%。有57.4%的市民对自己的文化生活评价“满意”或“较满意”,认为“一般”的占30.9%。
市民晚上在家最常选择何种方式休息消遣?记者采访发现,3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答案几乎清一色是“上网”。虽然很多上班族白天已经对了一整天的电脑,但晚上在家时还是选择上网聊天、打网游、看新闻。
很多人还感慨,网络不知不觉间挤兑了家庭交流时间。32岁的公务员刘先生说:“不说还没发现,前几年,晚上吃完饭一家人经常到公园、江边散步,到亲戚朋友家串门的次数也比现在多不知多少倍。现在每晚吃完饭,我不知不觉就进到书房开电脑,看看新闻什么的,一晚的时间就消磨掉了。一家人好像只剩下周末才一起活动了。”
从很多市民反馈给记者的信息来看,45岁似乎成了一个分水岭。晚上在家时,45岁以上的市民多盘踞客厅看电视,45岁以下的多留守电脑上网。
不少网龄不长的“大龄”网友还告诉记者,学电脑其实还是受办公自动化的推动,久而久之被网络的丰富内容所吸引,不自觉的就在网上耗费了多数的私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