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now.com/pagead/iclk?sa=l&ai=BQWV8tMzySPejOZfE6APFqeDoD76R6lS08c2eBsCNtwGwvRAQAxgDIKy8kQooFDgAUP6suEBgndHUgbAFsgEKd3d3LjM5Lm5ldMgBAdoBMmh0dHA6Ly93d3cuMzkubmV0L21lbnRhbHdvcmxkL3hsZHQveGxkai84ODU5MC5odG1sqQIRS_1aOaeDPqgDAegD9ALoA4gE6AOfBPUDAAQAAIgEAZAEAZgEAA&num=3&adurl=http://www.xlzx.cn/eap/&client=ca-pub-1681215984289622");GgKwClickStat("心理","www.xlzx.cn/eap/","afc","2000072952");" onmouseout="isShowGg = false;InTextAds_GgLayer="_u5FC3_u7406"">心理实质概念,以为灵魂、肉体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犹如"刃"之于"刀",没有质料,就没有形式。这是承认先有物质,质料,后有精神、灵魂的唯物观。但作者认为形式是最后决定者,它决定物体的性质,则又陷入唯心观。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把灵魂分成知、情、意三部分,以为灵魂是整体的,不能分为部分,只能以其功能分为理性(认知)和非理性(动求)两种功能。他还认为灵魂功能以使有机体能更好的自我保存为目的,心理学就是要研究有机体如何达到目的的功能,因此他以为心理学具有生物学的特点。
作者肯定感觉是认识的源泉,是客观、真实的,以为外物留下的印象,犹如金戒指印在蜡块上的印痕一样真实。这是"心灵白板论"的先驱思想,为17世纪英国唯物论者洛克继承发展。但作者又认为感觉印象只是外物的形式,这一观点则为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所利用。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功能说,后来演变成中世纪的神学官能心理学和现代生物学的机能心理学。《论灵魂》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马克思曾肯定这是一部心理学著作。(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卷 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