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癌症 > 肿瘤 > 白血病 > 正文

白血病治疗疗效的标准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3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众所周知,白血病属于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确诊后,如不经任何治疗的存活时间一般为三到六个月,这个时候病人的生存是第一位,因为只有生存才有继续治疗的基础。
而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特别是以化疗为主、中医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大部分的患者迅速缓解。在这其中,科学合理地利用中医药和西医化疗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减轻、降低因化疗而带来的各种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结合本院针对白血病独创的四联特色疗法,往往可以获得奇效——
药物疗法:集我院二十多年临床研究成果研制出的祛白胶囊、滋阴生血胶囊、祛白汤系列药物,对控制白血病细胞、增强免疫力、改善症状有较好疗效。
心理疗法:主要通过与主治医师的沟通与交流,坦然面对现实,调整好心态,可以有效的让患者度过最初的恐惧、绝望期,提高和病魔抗争的勇气,积极的配合治疗;必要时可以找心理医师咨询。
食物疗法:食疗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科学,本院结合白血病患者实际,根据中医辨证原则结合饮食营养学,可以针对不同病情的白血病患者提供指导。
体育疗法:以气功和各种体育锻炼为主,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议;
总结:第一年的治疗,是整个康复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病人或其家属应该随时与我院保持联络,建议每周验血(血常规+血小板+幼稚细胞),3个月做一次骨髓穿刺。将患者化疗、服药以及机体、心理的种种变化随时告知我院专家,在我院专家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为以后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年在整个康复计划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大部分患者经过第一年的强化治疗后,身体状态由于化疗的缘故比较虚弱,容易感染、并发其他疾病。所以从今年开始中医药逐步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原因有三:通过中医药的调理治疗,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尽量的延长化疗间隔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将有限的资金用好,西医治疗的高额花费是众多患者难以持续治疗的重要原因;中药可以减少化疗的抗药性问题;在病情得到控制以后,中医药在康复治疗方面更具优势。
一般来讲,在本年度,患者仍需经常检查,并及时将检查报告传真我院,以利于专家掌握患者康复情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将中医的“针对性”发挥出来。
总结:经过第一年的治疗,患者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状态基本处于低潮期,本年度主要以巩固原有治疗成果,进一步提高疗效为主。化疗的双刃剑特性显露无疑。今年起,大部分患者可以进入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策略,这样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上患者都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白血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体内有1011-1012白血病细胞,经过治疗,白血病细胞可减少到108~109,此时一般临床症状已消失,白血病治疗疗效的标准血象、骨髓象已恢复正常,称为临床缓解,在临床缓解中有三种不同程度的缓解标准来判断白血病治疗效果。
     (一)缓解标准
1.完全缓解:
(1)骨髓象:原始粒细胞(i型+ii型)或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细胞数≤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其中m2b中性中幼粒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m3型中原始粒+早幼粒≤5%;m4型中原粒i型+ii型+原单+幼单≤5%;m6型中原粒i型+ii型≤5%,原红+幼红以及红系比例基本正常;m7中粒、红两系比例正常,原巨及幼巨基本消失。
(2)血象:血红蛋白(hb)≥100g(克)/l(男)或≥90g/l(女性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l09,血小板数≥100×l09,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3)临床表现: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
    2.部分缓解:
骨髓中原粒细胞i型+ii型(或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20%,或临床、血象两项中有一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者。
3.未缓解:骨髓象、血象及临床三项均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二)白血病复发
有下述三者之一者为复发:
1.骨髓中原始粒细胞i型+ii型(或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20%,经过抗白血病治疗1个疗程仍不能达到临床缓解者。
2.骨髓原始粒细胞i型+ii型(或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20%者。
3.有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者。
   (三)持续完全缓解
从治疗后获得临床缓解之日起计算,其间无白血病复发达3~5年或更长时间称之。
   (四)长期存活
自白血病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无病或带病生存)达5年者称为长期存活。其中无病生存期或无白血病生存期是指自临床缓解起至白血病复发或至临床缓解状态下死亡的时间。
   (五)临床治愈
停止化疗5年或无病生存达10年者称为临床治愈。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