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临床 > 中西医结合 > 正文

对中西医结合学科及专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2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2.要为基层医院实行中西医结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实行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情况下,首先在临床上实行中西医结合普遍受到广大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欢迎。但目前相关卫生管理法规存在与实际情况脱节,不利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临床工作中实行中西医结合的情况。据我们调查,在省一级大医院中,对中医类专业和西医类专业毕业的医生,在中、西药的处方权上并没有限制,这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因为中医类专业的毕业生是完整地学习了整套的现代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部分优秀学生的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不比西医类专业的毕业生差;而西医类专业的毕业生也完整地学习过《中医学概论》,也掌握了必要的中医理论和技能,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应当都是胜任的。但在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中,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包括中西结合专业,只能考中医类执业医师,不具有西药处方权。反过来,西医类专业毕业生,只能考西医类执业医师,不具备中药处方权。这种规定在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中反映很大,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专业歧视,人为地分裂了医疗卫生队伍。希望这种不合理的规定造成的不合理的混乱状况引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尤其是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尽快进行调研,要首先从立法层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大政方针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笔者建议,对执业医生考试办法进行适当的修改,应允许跨类报考,经考核合格的,就应当给予相应的处方权和经营权。这才有利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实行中西医结合,方便患者就医,对扩大高等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也拓宽了渠道。

    事实上当前在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岗位上工作的,有中医专业毕业的,也有西医专业毕业后学习了中医学的,还有其他专业毕业的科技人员,过去习惯把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特指西学中人员,其实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只要从事的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就都应视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做贡献。无论任何医学,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基础都在于临床。从大量的临床报道来看,对多数病种,同时采用中、西两法治疗,往往优于单独采用中医或西医疗法,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共识。在现代医院条件下工作的医务人员,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纯”的中医,正规高校中医专业毕业生都学习过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术手段,即使是过去师徒相授学成的老中医,都并不排斥西医借助的理化检测数据作诊疗时的参考。因此,在临床第一线,中西医结合工作是在扎扎实实地推进,中医专业毕业的医生和西医专业毕业的医生,多能自觉地补充自己比较薄弱的知识。

    最近对中药制剂,包括传统炮制和现代技术的制剂,发现了一些毒副作用,以及一些诸如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等问题,引起一些争论,甚至是对中医的非难。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从食品药品管理的角度,严格立法和执法,杜绝未经严格科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的制剂进入临床,而不是轻率地否定临床上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另一方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要真正突出中医药特色,重在对确有良好疗效的疗法的总结、研究、提高、推广和宣传,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3.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前提

    中西医结合虽然已实践多年,但仍有不少人对中、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能否结合持怀疑态度,持怀疑论者主要从认识论上强调中、西医的不同,强调中医整体观的优势。其实无论哪一种医学体系,对人体的宏观整体的认识与对局部的微观的认识都非常重要,必须辩证地处理好这种认识,才能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并对之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笔者认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或是其他的民族医学,其研究对象都是共同的,都是人体的健康与疾病,其研究目的也是共同的,都是为了维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就是根本的结合点,这就是可能的中西医结合的根本的前提。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