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民族医药 > 壮医 > 正文

壮族医史大事年表(上)(1949年前)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610年 巢元方等著成《诸病源候论》,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总结了魏晋以来的医疗经验,其中有诸多关于壮医药的记载,如记载了瘴气的发病是由于"杂毒固暖而生"、"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等。

    627-622年 唐高祖李渊派遣李靖率军南征萧铣。岭南俚人酋帅冯盎、宁长真等率众归附于唐。岭南复归统一,并推行羁縻制度,在今桂西地区设置羁縻州县50多个。

    659年 苏敬等编撰《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载药844种(一说850种),其中收载了不少壮药。

    681-697年 韦敬办纂《澄州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和《智城洞碑》碑文,主要使用汉字刻纂,井穿插有古方块壮字,体现了作为壮人的韦敬办已具备了一定的汉文化水平。也是古方块壮字的首次出现。

    815年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释放奴婢,努力发展生产,兴办学校,传播汉文化,革除陋俗,重视医药。宋庆历年间宜州推官吴简及一些医人,实施尸体解剖,由绘工宋景绘下《欧希范五脏图》(已佚失),这是有记载的我国医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

    宋 范成大著《桂海虞衡志》记载了壮族地区部分壮药及医事活动,对瘴病的病因病状有所认识。

    宋 周去非著《岭外代答》记载了岭南地区的诸多医事、风土人情等,并详细记载了壮族先民烧炼水银的方法,在自然科学史上也是较早的记载。

    917年 宋王朝派兵南征,雄踞岭南达55年的南汉政权灭亡。岭南统一于宋,并推行"以夷制夷"的土官制度。

    1049-1053年 土司机构设立,并规定了土官职衔,是土司制度确立的标志。在这一时期,壮汉文化交流逐步广泛,出现于羁縻时期的壮族民间"土俗字"在此时流行起来,封建中央王朝采取以教化辅助统治的政策,在壮族地区兴办学校、书院、推行科举。

    1097年 诗词大家秦观贬官横州。秦设馆讲学,州人作文渐有法度。

    1104年 黄庭坚贬官宜州,设坛讲学,传播汉文化。

    1154年 南宋朝廷颁刻新印玺赐与南丹州等162个羁縻州、县、峒、寨。

    1264-1294年 广西普遍设立土司机构。

    1276年 元军将领阿里海牙率兵攻克静江府,岭南为元所统一,并设置宣慰司、安抚司、军民总管府等,土人参用,推行土司制度。

    元 释继供纂修《岭表十说》,载有关于壮医对疾病的认识,如"四时亦有伤寒瘟疫之疾,其类不一,土人不问何病,悉谓之瘴"。

    1297年 滇桂边地壮族首领韦郎达联合53个村共万余人举行反抗土司统治的斗争。

    1320年 云南广南、富宁一带的壮族首领韦郎达联合53个村万余人再次反抗土司残暴统治。

    1369年 明王朝统一岭南后,实行"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的政策,发展土司制度。

    明清-民国 明清以后壮族地区的一些府志、县志等开始有大量药物及医事的记载,如《镇安府志》、《恭城县志》、《广南县志》等。

    1403年 梁公辣在马平(今柳州)发动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斗争前后延续200多年。

    1407年 《永乐大典》总纂解缙贬官广西布政使司参议。先后于思明、龙州、南宁、柳州等地讲学论道,传播华风。

    1422年 庆远壮族首领韦万秀率众掀起反抗土司残暴统治的武装斗争。

    1428-1928年 各地相继改土归流,土司制度逐渐衰亡,土府不复存在。封建领主制度代替了奴隶制度,加强了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各种书院、学校、乡间私塾逐渐遍及壮区各地,一批颇有影响的壮族封建文人成长起来。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