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3 在白血病的诊断过程中,临床医师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临床上凡患者急性发热兼有进行性贫血和(或)出血倾向,须考虑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根据血象与骨髓象通常不难作出诊断,但仍有部分病例可由于以下原因而误诊。
2.3 是否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各类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实验室血液和骨髓象的分析,为得出准确的结果,要求检验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仪器性能、操作规程,检查血液分析结果时才能做到全面、细心,才能及时发现白血病细胞。目前,由于受检验人员编制的限制,各大医院的血常规检测工作量较大,如果责任心不强,仅仅是机械的操作,或仅满足简单数字分析,则极易引起白血病漏诊、误诊。
2.2 人员素质与高科技之间的差距 目前,部分临床检验工作者,对临床使用的进口血液分析仪性能不能全面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如我院最新引进的美国BACKMAN.Coulter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1 min内可测出22项参数,可作出标本含义报告,该机采用国内普遍使用的电阻抗分析原理,依据血细胞经溶血剂作用后,由核和胞质颗粒结构大小决定白细胞分群结果。淋巴细胞群包括淋巴细胞、异型细胞、原幼细胞、毛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群包括单核细胞、幼稚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粒细胞群包括杆状细胞、分叶粒细胞,不同于镜检形态学分类。由于部分检验人员对仪器性能缺乏足够的认识,误认为仪器白细胞分群结果可代替镜检分类,致白血病细胞漏检情况时有发生。如1例46岁女性患者,因鼻、牙龈出血来我院就诊,经2次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31×109/L,白细胞12×109/L,淋巴细胞0.73,单核细胞为0.12,中性粒细胞0.12,嗜酸性粒细胞0.02,嗜碱性粒细胞0.01,未作幼稚细胞报告。医师初诊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治疗第7天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此时外周血幼稚细胞达0.36。
2.1 有些检验医师缺乏对不典型白血病的认识 急性白血病起病急,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以高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痛为特点,个别患者以肾功能衰竭、胆囊炎为突出表现。部分检验医师由于对白血病临床非典型症状缺乏足够的认识,思路狭窄,即便血常规报告异常,仍凭借主观判断,不作涂片镜检,盲目发出报告单,致白血病细胞漏检。例如一中年男性患者,2006年5月因右臀部肿胀就诊,查血红蛋白108 g/L,白细胞7.1×109/L,血小板109×109/L,淋巴细胞0.24,中性粒细胞0.74,单核细胞0.01,嗜酸性粒细胞0.04,嗜碱性粒细胞0.06。因患者仅表现轻度贫血,未作镜检分类,临床诊断局部感染,收入外科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1周,右臀部肿胀减轻,右大腿肿胀明显,10 d后再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41.3×109/L,血红蛋白79 g/L,血小板27×109/L,淋巴细胞0.02,单核细胞0.08,嗜酸性粒细胞0.01,嗜碱性粒细胞0.02,中性粒细胞0.87,未作涂片镜检,故无幼稚细胞报告,而临床考虑为血液病,做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检验人员应熟悉急性白血病的各种临床表现特点,当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超越正常参考值,或直方图异常的血标本均应涂片镜检,防止各类白血病细胞漏检。
2 检验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对先进仪器性能缺乏全面了解,对异常结果未做全面分析,盲目发出报告,从而造成各类白血病漏诊、误诊
1 白血病的症状不典型,以某一症状为突出表现,如局部出血、感染或ENS浸润而缺乏常见伴随症状白血病患者的血象不典型,早期未出现贫血,或白细胞、血小板都在正常范围内,外周血未出现幼稚细胞。
白血病误诊、漏诊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造成,针对这三种原因,应该采取果断措施,达到及时、准确地发现白血病,也为同道在白血病的诊治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