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丙肝 > 正文

血管瘤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3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超声介入硬化治疗肝血管瘤大块型,巨块型的远期疗效
  在15年研究中未发现肝血管瘤恶变,仅发现肝血管瘤、肝癌并存者。在此提醒人们:肝内肿瘤早期有的并不能立即做出定性诊断,有的最初诊断为肝血管瘤,最后却是恶性瘤;也有的初诊恶性瘤,最后是良性瘤,也有两者并存的。无论接受治疗与否,均应定期复查,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间。
  九、肝血管瘤是否会恶变?
  医院较近的县、市级病人,可以门诊治疗。对巨块型瘤体及外省、市远道来的病人可收住院。不需陪护,生活完全自理。
  八、是否住院?
  此方法已应用于临床10多年,并有一系列专业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做保证,属系列性管理病人即临床医师、超声诊断医师、穿刺医师、护士均有专人负责,他们具有较熟练的穿刺操作技术及术后临床处理经验,并有较强的责任心,请您不要多虑。穿刺后主要不适:10cm以上肝血管瘤治疗前个别病人1-3针有一过性发热,T:37.5-38.5°C,持续3-5小时自退,多数病人不发热,个别病人可出现一过性局部疼痛或胃部不适,均可耐受。在实际工作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七、治疗后病人有无不良反应?
  有关穿刺治疗肝血管瘤消失率请点击论文“超声介入治疗肝血管瘤”,无论何型肝血管瘤,不可能在治疗期间完全消失。治疗后时间越长,瘤体缩小越明显,治愈率与有效率逐渐提高。一般小结节、大结节3-6个月可消失,大块型、巨块型(8-15cm)经治疗逐渐缩小,6-12月消失。研究结果表明:肝血管瘤经治疗后发生硬化,阻断血流,使一般中、小瘤体消失,大块型瘤体缩小或形成瘢痕纤维化,B超复查仅遗留隐约可见的边缘包膜,而瘤体内部已硬化,病人不必为瘤体自发性破裂而担心,随时间推移仍可达消失。
  六、硬化治疗肝血管瘤效果如何?
  我院对肝血管瘤的治疗,不是祖传秘方,也不是口服中药,是采用梁荷英副主任医师等7人的科研成果"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灶内注入硬化剂"。此科研1991年由北京、武汉、安徽、内蒙、河南20位专家鉴定,并获市级科研成果奖。1992年8月,邀请参加亚泰地区医学交流,得到国际专家认可。该研究论文收录大会英文版论文集。2005年12月洛阳市科学技术局对"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大中型肝血管瘤及远期疗效观察"的研究进行鉴定。于2006年10月获洛阳市科学技术二等奖,该科研的成功避免了对巨块型肝血管瘤病人进行手术的痛苦和打击,为病人带来了福音。
  五、此种治疗方法是祖传的吗?有无鉴定?
  许多患者甚至个别医生认为,<5.0cm无症状的肝血管瘤不需要治疗,只作定期复查。我们研究结果表明:肝血管瘤2.0-3.0cm,每年增长0.3-0.5cm;4.0-6.0cm,每年增长0.5-1.0cm;7.0cm以上每年增长1.0-1.5cm。肝血管瘤病从最早发现的小结节型,任其发展为大块型、巨块型,造成患者许多生活上的不便。在漫长的生活中,病人自感肝脏内似有一个"定时炸弹",心理压力大,精神烦燥,不敢参加体育运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甚至出现贫血。因此对肝血管瘤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治疗。
  四、 肝血管瘤宜早期治疗?
  肝血管瘤发病机理是肝实质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局限性扩张,在瘤体内形成大小不等、血供丰富的壁薄血窦,外附扁平上皮,内部被许多纤维膜隔开。也有少数直接与周围血管相通或遗留的胚胎血管增生而成。使用硬化剂不但有广泛的止血作用,而且有消炎和增强免疫力作用。将药物直接注入肝血管瘤瘤体内,产生化学性无菌性炎症,造成血管内膜、浆膜破坏,致互相粘连,与周围血管发生栓塞,管腔塌陷和闭塞,切断血液供应,使血液无法充盈到瘤体的血管腔内,形成纤维结缔组织,不引起坏死,达到瘤体缩小消失,减轻瘤体对肝组织压迫,使其受挤压的肝组织得以恢复。
上一篇:肝的结石
下一篇:黄疸疫苗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