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2.4 优选配方热稳定性评价
按正交表L9(34)通过试验来优选树脂脂配方及固化工艺制度。在100份环氧树脂中,固化剂选用3个水平:67份、75份、80份;交联剂选用3个水平:0份、30份、35份;;固化时间选用3个水平:2h、3h、5h;以树脂浇铸体的弯曲强度为试验指标。由正交实验结果可知,固化剂用量为75份时性能最好;同样可知交联剂30份。后固化温度及时间为150℃和3h性能最好。
校正交实验确定的配方将称量好的环氧树脂、改性酸酐加入到烧杯中,在搅拌下加热到90℃,直至酸酐完全熔解,树脂呈透明液体状态;冷却至60℃以下加入交联剂并搅拌均匀。将配制好的树脂倒入模具中并按确定的固化制度进行固化。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测试均按相应CB标准进行。
由图l可以看出没加交联剂的树脂体系放热峰拐点位置对应的温渡为94℃,最高放热峰峰在114℃出现;由图2可以看出加入文联剂后,在60℃就会出现放热,最高放热峰在145℃出现。这说明加入交联剂能降低起始反应温度,最高放热峰向高温方向移动表明加入文联剂能加剧固化反应的进行。
利用旋转粘度计测试了环氧树脂中加入交联剂前后的粘度变化值。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交联剂的加入能有效的降低树脂体系的粘度。同时测试了树脂在室温及50℃恒温下的粘度变化,见图4。由图4可以看出该改性树脂体系在室温下具有较长的适用期,当加热到50℃时树脂粘?戎鸾ピ龃螅??6h后发生急剧增大;从DSC图可以看出该改性树脂体系在60℃条件下即开始反应,放出的热量加速了该反应的进行,从而使得树脂粘腹急剧增大。
2.[ 交联剂对树脂固化特性的影响
2.5 改性环氧树脂的力学与物理性能2.3 树脂配方的优化
PYRSI型DSC测试仪:美国Perkin-Elmer公司;NDJ-8型数显式粘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GT-3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深圳瑞格尔有限公司CSl01-3EBN型烘箱:重庆永恒实验仪器厂:
摘要: 将低粘度交联剂加入到酸酐固化的环氧树脂体系中,能有效降低树脂体系的粘度,得到室温下仅为0.08pa·s的酸酐—环氧树脂体系。利用正交实检优选了树脂配方,获得了优异的力学及物理性能;通过DSC确定了树脂的固化工艺制度,并利用用TG对该树脂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该树脂体系适合于RTM工艺及温法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关键词: 环氧树脂 酸酐 性粘度 R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