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受损情况 并存的临床情况
临床上,执行此标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五点:1、由于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人体血压几乎总是在不断波动,有时变化幅度可以很大。所以诊断
高血压时特别强调"不同日反复测量",以避免将某些生理性的血压波动(如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后的一过性血压升高)误判为
高血压;2、使用标准的血压测量工具。虽然目前有多种测量血压的工具(如机械式血压表、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仪等),但目前仍将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作为最基本、最可靠的测量工具;3、注意血压测量方法的规范性。测量血压前应让患者至少静坐休息5分钟,且30分钟前禁止吸烟、饮用茶和咖啡等兴奋性食品饮料。气囊袖带规格一般为宽13-15厘米、长30-35厘米,上肢过粗或过细时须适当调整袖带规格。测量时患者取坐位,其肘关节应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测量舒张压时以柯氏第五相音为准。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4、门诊偶测血压仍被视为最基本的指标。虽然患者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被认为能够更为全面的反映每日24小时内患者血压的连续变化情况,并有助于区别"白衣性
高血压",但由于患者自测血压在测量技术上难以规范,而动态血压监测则尚缺乏足够的证据证实其价值,所以这两种方法只能作为门诊偶测血压的补充;5、既往有明确
高血压病史、现在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治疗者,即便血压正常亦应诊断
高血压。
三、
高血压血压的治疗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SBP140-159或DBP 90-99 2级SBP160-179或DBP100-109 3级SBP≥180或DBP≥110
一、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低危患者: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统一的WHO/ISH分类方法,根据非药物状态下患者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水平,将之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1级
高血压、2级
高血压、3级
高血压、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等(见表1)。
与以往各种分类或分级方案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这一分层方案中将
糖尿病视为"另入册"的危险因素,认为
高血压伴发糖尿病时的临床意义与靶器官损害同等重要。这是近年来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所得出的结论,充分重视并积极治疗伴有糖尿病的
高血压血压患者对改善该人群的治疗现状、防治其他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
高血压的危险分层
根据新指南精神,中青年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