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高血压的治疗及护理?谢谢!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2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可能长了点...呵呵...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征候群。按病因分为原发
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前者发病原因未明,占高血压的90%,亦称高血压病;后者又
称症状性高血压,是某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常见病因有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
多发性大动脉炎和嗜铬细胞瘤等。
1、病因及发病机理
(1)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认为与年龄增长、长期从事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
、家族遗传、大量吸烟饮酒、高钠饮食及肥胖有关。
(2)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阐明,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
主导地位,此外内分泌、肾脏、体液和遗传等因素亦参与了发病过程。
2、临床表现
按起病及病程进展的缓急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高血压两大类。
(1)缓进型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病的绝大多数。早期血压因劳累、情绪激动等刺激而
呈发作性增高,可伴有头痛、耳鸣、眼花、健忘及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随
病情进展,血压持续升高,并伴有下列脏器的损伤的功能障碍:
①脑:常见有头痛、头晕等,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脑血栓形成。如血压急剧增高
,产生严重而持久的脑血管痉挛,脑循环急剧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患者突
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昏迷等症状,称为高血压脑病。
②心脏:血压长期升高,左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代
偿期,除偶感心悸外,无其它症状。失代偿期则出现左心衰竭乃至全心衰竭。部分病人
因合并冠心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
③肾脏: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尿中出现蛋白、管型等。患者初始夜尿增多,
晚期甚至引起尿毒症
④眼底: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出血、渗出,严重时可发生视神经乳头肿。患者
视物模糊乃至失明。
(2)急进型高压病:亦称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中年患者。表现基本与缓进型高血
压病相似,但病情严重、进展迅速。舒张压多持续在17.3kPa(130mmHg)以上,常于数月
到1年内出现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和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最后患者多死于尿毒症。
(3)高血压危象:系全身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而引
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起病迅速,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危及病人生命。
3、诊断
1979年我国采纳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中医诊疗网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成人正常血压≤18.7/12.0kPa(140/90mmHg)。
(2)成人高血压为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 12.7kPa(95mmHg)。
(3)血压值在上述正常与高血压之间者称为临界高血压。
安静条件下多次测血压,凡舒张压或收缩压中有一项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结合临床
症状,并排除症状性高血压后即可诊为高血压病。
4、治疗和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靶器官累及程度及存在的并发症,决定治疗的重点。对早期无并
发症,尤其是舒张压≤12.7kPa(95mmHg)者,最初3~6月内可行非药物治疗,控制血压。
对病情严重者应用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以有效地降压。
(1)一般治疗:
①心理护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均与本病的形成密切相关。
加之这类病人多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因此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亲争和蔼
,耐心周到,避免言行举止生硬而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应深入了解病人存在的各种思
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由病人说明精神因素与本病形成的关系,指导病人
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应保持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