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心脑血管 > 高血压 > 正文

抗高血压新药研究进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正常的心血管系统发育,电解质和体液平衡,血压调节,以及病理状态下心血管系统结构与功能重塑中起重要作用[1]。在高血压病中,心血管系统组织局部的ras处于激活状态。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是该系统激活过程的2个关键性限速酶,而二者催化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目前已知作用大部分是通过其1型受体(at1受体)起作用的。因而,阻断ras的病理作用可从上述三个位点着手,即抑制肾素以减少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以减少ang ⅱ的产生;拮抗at1受体以阻断其升压及其它病理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能有效降压,对血脂和血糖代谢无不良影响,而且具有多器官保护作用,能防止和逆转心血管重塑,副作用较少,现已成为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降压药物。但该类药物药理选择性较差,对缓激肽、脑啡呔、p物质、神经降压素等均有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体内催化ang ⅰ产生angⅱ过程除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外,尚有糜酶、组织蛋白酶等参与。其结果是,一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激肽等系统的影响而产生负作用,另一方面,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导致反馈性激活angⅱ产生的旁路途径而致ras系统的抑制不完全。而肾素抑制剂和at1受体拮抗剂则能高度特异性地抑制ras系统。肾素抑制剂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进展,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at1受体拮抗剂已进入临床。
1.1 肾素抑制剂: 肾素抑制剂能有效地、高度选择性地抑制ras系统,具有抗交感作用,因而避免了血管扩张后反射性的心动过速;能改善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强于acei和at1受体拮抗剂;预期副作用小[2]。最早研究的抗肾素制剂为特异性抗肾素抗体,其降压作用与acei相当,但因具有抗原性,不能口服,临床应用受限。合成的肽类和非肽类肾素拮抗剂均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肽类肾素拮抗剂如雷米克林(remikiren),依那克林(enalkiren)属第一代肾素抑制剂,具有生物利用度低,口服有首过效应,易为蛋白酶水解等缺点,临床应用价值低。第二代肾素抑制剂属非肽类,能克服上述缺点,如a-72517[3],ro-42-5892[4]等均为口服剂型,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有望成为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

  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高血压病因学、病理生理学和治疗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础研究与大规模临床试验相结合,使得降压治疗能更好地纠正高血压的各种病理生理状态,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对各种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利弊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新药开发研究使得降压药物朝着高效长效、高度心血管选择性、多器官保护作用、能纠正高血压所并发的各种代谢紊乱,以及低副作用方向发展,大大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远期预后。本文就高血压病的新药研究及应用进展予以概述: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