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甲肝 > 正文

不可不知的甲肝知识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1-27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由于急性肝炎症状明显,故多能及时就医。待到患者皮肤、巩膜(“白眼仁”)出现黄染时,一般热退,自觉症状减轻。但尿色可进一步加深,由于胆盐刺激可有皮肤瘙痒。部分病人可出现短暂的灰白色大便。此时病人可有肝脾肿大,肝区触痛等体征。超声检查也有相应的改变。患者肝功能化验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ALT是目前反映肝细胞功能最常用的生化指标。

  这里顺便说一下,这些急性肝炎的症状也见于慢性肝炎的活动期,但一般略轻,在非活动期甚至无症状。常有慢性肝炎患者仅凭自己无症状就认为“没事”,拒绝检查,是错误的。
  甲、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初期可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食、腹胀、腹泻、肝区痛、尿色加深等症状,容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大约为4周,戊肝为6周。均起病急,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之分。实际上无黄疸型发病率远高于黄疸型,约占总病例的50%~90%。由于无黄疸型症状较黄疸型轻,起病也较缓,恢复较快而常被忽视,所以人们多见的是黄疸型肝炎。
  二、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甲型肝炎的易感人群是甲肝抗体阴性者。由于人类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所以我国人群大多在幼年时就被感染,以隐性感染为主,显性甲肝病人也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而戊型肝炎的显性感染者主要为成年人。
  1987年底到1988年3月,上海市民食用受粪便污染而未煮熟的毛蚶而引起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甲肝大流行,4个月内有31万人发病。1986年到1988年,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因粪便污染水源,曾发生两起戊肝暴发流行,共发生11.9万例,持续时间长达18个月。
  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污染了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用具、玩具等,可引起甲、戊型肝炎的流行。尤其水源、食物污染可发生暴发流行。
  甲、戊型肝炎病毒经口进入人体后,由肠道进入血液,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以后再进入肝细胞,并在其中复制,少量病毒进入血中,大部分由胆汁排入肠道,再随粪便排出体外。
  甲、戊型肝炎是通过胃肠道经粪——口途径传播的。也就是一般群众通常所说的“在外边吃饭传染的”,不同于乙、丙、丁型肝炎是经血液和体液等胃肠道以外的途径传播的。
  甲、戊型肝炎的传染源就是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而乙、丙、丁型肝炎的传染源还包括病毒携带者。
  病毒携带和隐性感染有何不同呢?携带者不发病也没有免疫应答的排斥反应,不能清除病原体,但能从体内排出病原体(指潜伏期携带,而非显性感染后的恢复期携带),所以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
  我们知道,乙、丙、丁型肝炎的临床患者多表现为慢性感染,而甲、戊型肝炎则为急性感染,一般不转为慢性。甲、戊型肝炎也都没有病毒携带状态,这一点也不同于乙、丙、丁型肝炎。
  隐性感染也称亚临床感染,就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应答,可以清除掉病原体,但不引起或只引起很轻微的组织损伤,所以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也没有生化检查的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如读者来信中提到的情况,我国的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者均以隐性感染多见。戊肝的人群感染率约为17%。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甲型肝炎人群流行率高达80%,也就是感染过甲肝病毒而产生甲肝抗体的人(抗-HAV阳性者)占人群中80%。大家可能奇怪,有这么高吗?这是因为甲肝的感染者中隐性感染者远远多于急性肝炎患者。

  一、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染病特点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