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内分泌失调 > 正文

卵泡发育的调节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综上所述,在卵泡发育和黄体化过程中,是受垂体激素和甾体激素的调节,而这种调节包括刺激卵泡细胞的增生、调节激素受体的数量以及与激素相关的细胞内的特异反应系统等来改变卵泡细胞的机能状态,从而出现不同等级的卵泡。因此,如果使用外源激素以期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就必须根据雌性动物生理状态,在卵泡发育不同阶段,使用适量特异激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卵泡发育的吸收和选择环节,也成为人工控制排卵率的基础。通过给予外源促性腺激素FSH或PMFG,可以增加卵泡被吸收的数量,减少卵泡在选择期的闭锁,造成超数排卵。或者也可能通过主动免疫抑制素或类固醇激素如雄烯二酮、睾酮或孕酮,以减少这些激素对垂体的负反馈作用,使FSH的分泌在卵泡期得以维持而减少选择期卵泡的闭锁,使更多的卵泡成熟排卵。主动免疫雄烯二酮或睾酮提高羊产羔率(提高30~50%)已经得到推广,而主动免疫抑制素也可能成为提高牛产犊率的实用技术。
  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仅有少数几个或一个具有优势的卵泡能继续发育,而其他卵泡的发育受到抑制,为“优势”阶段。此时FSH水平因负反馈而继续下降,但大卵泡内颗粒细胞上已经存在有LH受体,而且在卵泡期LH分泌频率增高,LH的持续作用使卵泡细胞内仍然维持高水平的cAMP,这可补偿FSH下降以支持卵泡继续发育。另外,大卵泡本身产生的雌二醇和IGFl也继续促进和维持细胞增殖的芳香化功能,使卵泡继续发育成熟并排卵。
  当被“吸收”的卵泡细胞发育时,雌二醇和抑制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二者通过负反馈作用于垂体降低FSH的分泌,以至其他小卵泡不能被“吸收”继续发育。对牛和人的研究表明,被“吸收”的卵泡中最大的一个会分泌某种物质,抑制其他稍小卵泡的发育,加上此时FSH分泌的下降,使得被“吸收”的一组卵泡中较小的卵泡发生闭锁,直到继续发育的卵泡数量等于排卵数。这一现象被称为选择。
  对羊和牛卵泡发育的研究发现,三级卵泡发育至成熟卵泡或排卵卵泡.存在吸收(Recruitment),选择(Selection)和优势(Dominance)三阶段。在发情周期的大部分时期内,卵泡上都存在直径2~4mm(羊)或4~8mm(牛)的三级卵泡,对应于三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吸收是指从大量不依赖促性腺激素的小卵泡中有一组卵泡被“吸收”进入促性腺激素依赖期,这一阶段在羊为直径2mm左右的卵泡继续发育增大的阶段。在羊和牛,吸收主要是由FSH促进的,可能LH也参与其中,被“吸收”的卵泡数量一般为最终排卵数目的2~3倍。
  随着卵泡的进一步发育,颗粒细胞表面除存在大量FSH受体外,FSH和雌二醇还促进颗粒细胞形成大量LH受体。此时LH可以直接作用于颗粒细胞加强芳香化功能。在发情周期的卵泡期LH分泌频率升高,刺激膜细胞产生大量雄激素,雄雌素被扩散进入卵泡腔后就被发育接近成熟的卵泡转化为雌二醇。因此卵泡期体内雌二醇水平上升很高,而且体内90%的雌二醇来自一个发育成熟的卵泡。大量的雌二醇通过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释放LH,形成排卵前LH高峰,此高峰在羊可以维持3--4小时,且比正常脉冲峰高10倍,达80ng/ml。造成颗粒细胞黄体化和排卵,激素生成从合成雌二醇转化为合成孕酮。
  在完整的次级卵泡,颗粒细胞表面有FSH受体,内膜细胞具有LH受体。FSH和LH分别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通过产生第二信使cAMP促进卵泡合成类固醇激素。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可以将胆固醇转化成孕酮,但仅有颗粒细胞可能通过芳香化作用将孕酮转化为雌二醇,膜细胞仅能将孕酮转化为雄激素。催乳素(PRL)则对两种细胞的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此外,FSH还促进颗粒细胞合成IGFI和抑制素,FSH、雌二醇和IGF1都可以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并维持芳香化功能,使卵泡进一步发育和提高雌二醇的合成,而雄激素则可以抑制以上因子的作用,如果卵泡腔内雌二醇与雄激素的比例降低,将导致卵泡闭锁。
  在促性腺激素依赖期,除了垂体FSH和LH之外,参与调节卵泡发育的因子尚有卵泡自身分泌的物质如雌二醇、雄激素、抑制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等,并且各激素和因子的作用也与卵泡发育的阶段有关,因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原来亦有研究认为,卵泡从初级卵泡开始发育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似乎并不需要促性腺激素。在摘除垂体的大鼠,卵泡在缺乏促性腺激素时仍可发育至次级卵泡后期阶段,但不能形成卵泡腔。在摘除垂体的羊,卵泡可以健康发育至直径达2mm的三级卵泡阶段,直径大于2mm的卵泡都闭锁。因此卵泡发良存在一个因种类而异的界限,将卵泡发育分为前期的促性腺激素不依赖期和后期的促性腺激素依赖期,这一界限在大鼠为形成卵泡腔,在羊为卵泡直径超过2mm。
  在各激素受体消长调节过程中,可以认为雌激素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卵泡生长各个阶段,FSH都能结合于颗粒细胞,但是对FSH的反应性,因雌二醇的含量而有明显的差异。在发育的大卵泡中雌激素含量较多,这不仅能提高卵泡对FSH的摄取,而且还可通过提高FSH浓度来刺激cAMP的积累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颗粒细胞对FSH的反应性,雌二醇还能增进FSH刺激其受体含量的作用。雌二醇与FSH协同作用又能使颗粒细胞LH受体明显增加,因此生长的大卵泡LH受体较多。如猪小卵泡中LH受体仅300个左右,而到排卵前增加到1000个。FSH和LH受体含量增加,大大提高了卵泡对两种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在FSH和LH的协同下,卵巢最终发育成熟并发生排卵,进而黄体化。
  当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在FSH和雌激素协同作用下,刺激最大卵泡颗粒细胞LH受体形成和增加,使卵泡具备了排卵前卵泡的特征,同时血浆中雌激素的增多,可引起LH分泌浓度升高,因而出现排卵前LH峰,最后在LH的作用下,成熟卵泡排卵,其中颗粒细胞黄体化。
  卵泡发育的调节---那么FSH、LH和雌二醇3种激素又如何通过相应受体对卵泡的生长发育进行调节呢?首先是FSH与卵泡颗粒细胞上的FSH受体结合。一方面促进颗粒细胞增生,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酶的活性,使其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另一方面可诱导卵泡内膜细胞形成LH受体,而雌激素有促进对上述的作用。其次是LH和内膜细胞的LH受体结合,在促进内膜细胞分化的同时,还刺激内膜细胞产生雄激素,通过卵泡基膜被运转到颗粒细胞后,在芳香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雌激素。而后随着卵泡的发育,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的活性也增强,雌激素增多,卵泡中激素受体也增多,卵泡对激素的敏感性增强,使卵泡迅速生长。
  卵泡发育的调节---哺乳动物每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有大量的卵泡发育,但最终仅有少数(甚至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多数卵泡在发育到一定阶段则发生闭锁。由此可见,不同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不同,这一反应性与卵细胞的受体种类和数量有关,而受体的种类和数量又与卵泡生长和卵泡细胞(颗粒层细胞和被膜细胞)的分化发育阶段有关。这说明生殖激素对卵泡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是通过相应激素受体来实现的。FSH受体位于颗粒细胞上,在所有发育阶段的卵泡颗粒细胞上都有FSH受体,而LH受体存在于卵袍早期发育阶段卵泡被膜细胞和间隙细胞及排卵前成熟卵泡的颗粒细胞上,同时卵泡颗粒细胞也具有雌二醇受体。
  卵泡发育的调节---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FSH和LH)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卵母细胞的生长、卵泡细胞的增殖和卵泡腔的形成以及诱导卵泡排卵、黄体生成。近年来实验证明,促性腺激素与甾体激素(特别是雌激素)都调节卵泡的发育和黄体的生成过程。垂体激素似乎不激发卵泡的最初生长,在卵泡生长的最初级阶段即生长到四层颗粒细胞之前,一般并不是依靠垂体激素。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