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结石 > 正文

肾结石预防和饮食注意那些?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多吃黑木耳可以化解肾结石
  黑木耳对无意食下的难以消化的头发、谷壳、木渣、沙子、金属屑等异物具有溶解与烊化作用。
  为防止和治疗各种异物造成的胃肠不适或病症,不妨常吃些黑木耳,尤其是从事理发、开矿、粉尘、锯木、修理、护路等作业的人员更应经常吃些黑木耳。
  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粪石等内源性异物也有比较显著的化解功能。黑木耳所含的发酵和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与泌尿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并协同这些分泌物催化结石,滑润管道,使结石排出。
  同时,黑木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能对各种结石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剥脱、分化、侵蚀结石,使结石缩小,排出。对于初发结石,保持每天吃1-2次黑木耳,疼痛、恶呕等症状可在2-4天内缓解,结石能在10天左右消失,对于较大较坚固的结石,其效果较差,但如长期食用黑木耳,亦可使有些人的结石逐渐变小变碎,排出体外。常吃黑木耳,还能预防血栓等症的发生
  肾结石除不能吸烟(如果戒不了就尽量少抽烟)、喝酒、吃辛辣(如辣椒、姜、蒜子绝对不能沾)和煎炸、烧烤食品外,还要戒除雄鸡、牛、羊、狗、猪脚、驴、龟、人参鹿茸、龟胶、阿胶、龙眼、荔枝、竹笋、洋葱、蘑菇类(包括蘑菇、香菇、波波菇等菇类,菇类食品会发)、槟榔及一切鱼类、淡水、海水产品中的动物,特别虾、蟹等海鲜绝对不能沾.忌吃一切补、发、热气的中药.病愈后还要戒除上述产品三个月,以求巩固.此为面疗,注意全身阴阳,又照点,不吃不利前列腺康复的食物.可以吃的肉类有瘦肉,猪心、猪腰、猪肺、猪舌、猪肚、鸭肉、小鸡或母鸡的鸡肉、蛋类、鹌鹑,鸽子,蛇肉、猫肉、牛奶等.蔬菜除了韭菜、南瓜、洋葱、茄子、竹笋、大蒜外其他的蔬菜都可以吃.水果除了荔枝、龙眼、芒果、榴莲和木菠萝外其他的水果都可以吃.五谷、薯类和豆类食品都可以吃.海产品的动物不能吃,但植物可以吃,例如发菜、紫菜、海带可以吃.
  ●勿吃富含草酸盐的食物
  大约60%的结石属于草酸钙结石。因此,应限量摄取富含草酸的食物,包括豆类、甜菜、芹菜、巧克力、葡萄、青椒、香菜、菠菜、草莓及甘蓝菜科的蔬菜。也避免酒精、咖啡因、茶、巧克力、无花果干、羊肉、核果、青椒、红茶、罂粟子等。
  ●多活动
  不爱活动的人容易使钙质淤积在血液中。运动帮助钙质流向它所属的骨头。勿整天坐等结石的形成,应该到户外走走或作运动。
  ●热敷
  在肾区热敷、拔火罐、电疗,可以止痛。常洗热水澡,也有利于排石。
  ●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维生素A是维持尿道内膜健康所必要的物质,它也有助于阻碍结石复发。健康的成年人,一天需摄取5,O00单位(Iu)的维生素A。一杯胡萝卜便能提供10,055 Iu的维生素A。其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尚有绿花椰菜、杏果、香瓜、南瓜、牛肝。(维生素A在高剂量时有毒。故欲补充维生素A之前,应先经由医师同意。)
  ●注意蛋白质的摄取
  肾结石与蛋白质的摄取量有直接的关联。蛋白质容易使尿液里出现尿酸、钙及磷,导致结石的形成。假使你曾患过钙结石,应特别注意是否摄取过量蛋白质,尤其假使你曾有尿酸过多或胱胺酸结石的病历。每天限吃180克的高蛋白食物,这包括肉类、干酪、鸡肉和鱼肉。
  ●少吃盐
  如果你有钙结石,应该减少盐分的摄取。你应将每日的盐分摄取量减至2—3克。
  ●补充营养素
  ①氧化镁或氯化镁
  每天500毫克。减少钙的吸收。研究发现每日服用镁,可减少90%的复发率。因为镁和钙——样,皆可与草酸结合。但与草酸钙不同的是,草酸镁较不会形成疼痛的结石。
  ②维生素B6
  10毫克,每天2次。与镁并用时,B6能减少尿液中的草酸盐,这是肾结石中常见的矿物盐。
  ③蛋白质分解酵素
  用量依照产品指示,两餐之间使用。帮助消化正常。
  ④ 维生素A乳剂或胶囊
  25000IU。治疗受结石损坏的尿道衬膜。
  ●避免L—胱胺酸
  如果你有肾结石病历或目前正患肾结石.血避免L-胱胺酸。这种氨基酸的堆积可在肾内结晶,产生大型的结石,堵塞肾脏的内部。
  ●多吃西瓜
  西瓜是天然的利尿剂。要经常吃西皿,且要单独吃,不与其他食物并用。西瓜有清净体内的作用,但勿与其他食物同时食用。
  ●限制维生素c的用量
  如果你容易形成草酸钙结石,应限制维生素c的用量。一天超过3-4公克,可能增加草酸的制造,因而提高结石的几率。勿摄取高效力的维生素c补充物。
  ●勿服用过多维生素D
  过量的维生素D可能导致身体各部堆积钙质。维生素D的每日摄取量最好勿超过RDA所定的400IU。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