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神经系统 > 神经病 > 正文

面部三叉神经痛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2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4)、眶上神经痛:多急性发病,常见于感冒后,在一侧眼眶上部沿眶上切迹处有持续性疼痛,读书时明显,局部有压痛,经过数天或1~2周可以缓解。

  (3)、鼻睫神经痛:多由急性鼻炎引起,突然发病,疼痛在一侧和眼眶周围深部钝痛。伴有眼红、流泪、流涕,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数天,患者可以从睡中痛醒。有时伴发角膜炎或角膜溃疡。前筛区可卡因麻醉可使疼痛迅速减轻或消失。
  (2)、蝶腭神经痛:当蝶腭神经节受刺激时,出现蝶腭神经痛,常继发于蝶窦感染。疼痛为阵发性,多突然发生。月经来潮、气温改变或情绪激动容易诱发,常于夜间发作。疼痛位于一侧鼻根部后方、颧部、上颌、上鄂与龈部。常可累及同侧眼眶,并可向同侧肩、颈部扩散。故蝶腭神经痛又有“下半部头痛”之称。
  (1)、舌咽神经痛:局限于舌咽神经分布区域内的阵发性疼痛,疼痛的性质与原发性面部三叉神经痛类似,呈刺戳性,闪电式的剧烈疼痛,呈间歇性发作。疼痛部位即一侧咽壁、腭扁桃体或舌根部并向外耳道和颈部等处放散。吞咽是引起疼痛发作的最常见的直接原因,特别是吞咽的食物过冷过热时疼痛更明显。舌咽神经的运动、感觉功能均属正常。在咽喉、舌根、扁桃体窝等部位可有痛的触发点。将表面麻醉药可卡因涂于患侧的扁桃体及咽部,可暂时阻止舌咽神经痛的发作,本病病因不明。
  2.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 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所持针刺手法,系提插捻转强刺激,不论阴阳补泻,对初针患者采用卧位,手法宜轻,以免引起晕针,或产生惧怕情绪。
  1.普通针刺面部三叉神经痛疗法 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阳,阳白,捞竹,头维。第2、3支疼痛者加太阳、四白、下关、听 会、地仓、承浆、迎香。行重刺激法,并留针,也可用电刺激治疗机作电针治疗。
  针灸治疗
  对于肝火上炎型,采用滋阴潜阳,降火熄风。可采用全蝎5g,蜈蚣2条,僵蚕、地龙、川芎、牛膝、生地、白芍、白术各15g,制川乌10g,白芷、天麻、制半夏各10g,细辛4g,钩藤20g,石决明30g(先煎)。也可采用白僵蚕、蔓荆子、炒没药、龙胆草、白蒺藜各9g,白芷12g,白芍、生地黄各15g,石决明(先煎)30g,全蝎6g,甘草3g。
  对于风邪外袭型,主张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可采用加味吴茱萸汤(党参、川芎各25g,吴茱萸、白芷、天麻各18g,干姜、薄荷、防风各12g,丹参、香附各20g,赤芍15g,钩藤30g,细辛3g),或可采用白附子10g,僵蚕10g,天麻10g,防风10g,白芷10g,细辛10g,胆南星10g,地龙10g,川芎10g,全蝎3g。

  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痛”、“偏头痛”、面部三叉神经痛”等范畴。古医书中有“首风”、“脑风”、“头风”等名称记载,如《素问.风论》:“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1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有些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服用中药后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有的临床医师采用内服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医对于本病主张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与针对性的治疗。

下一篇:三叉神经疼痛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