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痛风 > 正文

能治痛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0-1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痛风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所引起的疾病。
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通常发展为痛风性肾病,后期常并发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
现代医学的病因机理认识: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所致的痛风多属遗传性,具有痛风家族史者,一般只占10%~20%。很多因素可影响痛风遗传的表现形式,如年龄、性别、饮食及肾功能等。
继发性痛风中Ⅰ型糖原贮积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先决条件。尿酸高是因为尿酸代谢平衡失调和尿酸排谢减少,尿酸潴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在关节周围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妇女。下肢关节尤以踇趾承受压力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度低,故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血液中的尿酸盐在组织中沉积过多,可形成痛风石。
传统医学病因病理的认识:
痛风的形成主要在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肾功能失调。复因饮食不节,脾虚湿阻,脏腑积热,脾胃湿热,痰瘀痹阻,脾肾阳虚等酿生湿浊,湿浊流注关节、肌肉、骨骼,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痹痛,又与风寒湿之邪相合,使痹痛加重。久病入络,气血失畅,瘀血凝滞,痰瘀交结而致关节肿大畸形。
临床表现:
痛风患者的临床表现大致有四期: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痛风发作间歇期、慢性期。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是指血尿酸浓度升高,但无关节症状,也无痛风石、尿酸石的出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发病急,首次发作常始于凌晨,通常只累及外周个别关节,约见50%病例第一跖趾关节为首发关节。在整个病程中,约90%以上患者均有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皮肤潮红、甚至发亮,有时可见静脉扩张和瘀斑,活动受限。局部症状迅速加重,数小时内可达高峰,以至患者辗转反侧,难以忍受。常常伴有全身不适,甚至恶寒颤栗,体温升高。可达39度以上,伴心动过速,多尿等。
初次发作后,轻者在几小时内自行缓解,重者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消失。炎症消退后,局部皮肤呈暗红微紫色,皮肤皱缩,伴有轻度脱屑、瘙痒,以后逐渐恢复。随着急性发作次数的增多,病程进展,尿酸盐在关节内外和其它组织中的沉积逐步加重,受累关节增多,关节炎也演变为慢性,以致形成关节畸型。
从痛风首次发作到痛风石出现的时间为3~42年,平均11.6年。首次急性发作10年后约半数患者无痛风石,其余大多仅有少量结石沉积。在首次发作后20年约有24%患者成为严重病残。
痛风石好发部位是外耳,尤其以耳轮和对耳轮多见,其次为尺骨鹰嘴、膝关节囊和肌腱。少数见于指、掌、脚、眼睑、鼻软骨、角膜或巩膜。痛风石的特征是:突出皮肤,呈淡黄色或白色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数目1~10余个不等。大者如鸡蛋,小者只有米粒大小,质地硬韧或较柔软。随着体积增大,表皮变薄或损伤破溃,可流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