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肝病 > 肝纤维化 > 正文

肝纤维化模型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6.1 血吸虫病蛊胀模型 郭振球等[14]经小白鼠腹部皮肤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0条,第七周用吡蝰酮全剂量杀虫,制成模型。肉眼看腹部肿大,青筋显露,腹壁静脉充血,打开腹腔后,有少量腹水,肝脾明显肿大,肝脏呈紫色,包膜充血,颜色紫暗,肝脏表面布满灰白色粟粒样结节。镜下脾髓索内有嗜酸性细胞浸润,肝脏汇管区有虫卵结节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组织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此模型既具备肝纤维化病理特征,又符合中医虫瘀证候表现,病证结合得到很好的体现。可用来进行中医药治疗蛊胀的药效学及病因病机研究,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环节,既辨证又辨病,病证结合中西医结合动物模型对临床病理研究与中医证候本质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13],尤其对中医药防治疾病研究可提供客观疗效判定和用于探讨药理作用。

6 病证结合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bcm在大鼠、兔、犬和猴等动物取得成功。该法是通过切断胆管或注入硬化剂等方法造成肝外胆道梗阻,引起梗阻以上胆汁淤积,肝内血管受压,肝细胞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向胆管伸展,包绕肝小叶,形成肝纤维化。造膜方法简单,周期短。大鼠6周左右即可形成肝纤维化。尹珊珊等[12]随机予大鼠进行单纯胆管结扎、胆管结扎与切断、及胆管内逆行性注入th胶加胆管结扎造成胆管阻塞的结果表明:后一种方法较前两种方法更稳定,表现在术后2周时,单纯结扎的大鼠全部胆管再通,6周时,胆管粘堵组胆管再通的大鼠明显少于胆管切断组。此模型纤维化形成快,4周时可见围绕增生的胆小管周围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肝小叶,另外,炎症反应轻,肝细胞坏死不明显。阻塞后16周,病理组织学上仍可见明显的纤维化,且肝纤维化的进展与血清中酸性前胶原蛋白多肽的增加相关性明显,可作为肝纤维化生物指标测量的理想模型。

5 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bcm)

该模型形成机制是免疫复合物所致的ⅲ型变态反应。主要在肝脏门脉汇管区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由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进一步刺激胶原的增生而造成肝纤维化。董忠[10]等通过腹腔注射人血清白蛋白建立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雄性大鼠(体重110~120g)皮下多点注射人血清白蛋白(共4次),10天后腹腔注射人血清白蛋白(每周2次,共8周,剂量从5mg逐渐增至20mg),可见肝组织界板区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及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模型形成率100%,持续时间120天以上。此外,还可采用动物血清白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致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11]。由于此类模型是一种免疫性损伤,造成的肝纤维化与临床上的慢性肝炎所致肝纤维化在发生机制上更加接近,为一种理想的模型。在研究肝纤维化发生机制、早期诊断以及评价药物疗效等方面应用较多。

4 实验性免疫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该模型是通过膳食不平衡或特种营养素缺乏引起动物肝脂变渐渐形成肝纤维化。如高脂低蛋白低胆碱性膳食,胱氨酸、维生素e缺乏或加入乙硫氨酸等。用缺乏胆碱和蛋氨酸低蛋白高脂饲料喂养幼年大鼠可造成脂肪代谢障碍,3个月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并且与人酒精性肝纤维化相似。该模型适合研究饮食脂肪含量与胆碱缺乏和肝纤维化的关系。

3 营养不良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酗酒是当今世界的严重问题,它不仅造成各种社会危害,还可引起酒精性肝病。酒精引起肝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是:进入肝内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和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醛,再转变为乙酸。后一反应使辅酶i(nad)转变为还原型辅酶i(nadh),导致nadh对nad比值增高的效应,从而抑制肝线粒体三羧酸循环[8],进而脂肪氧化减弱,肝内脂肪酸合成增加,当其增多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就形成脂肪肝,最终形成肝纤维化。周宁等[9]给大鼠按每周所测得的体重给与酒精体液分数为0.56的白酒7g/kg灌胃,每日晨1次,持续24周。实验期间均予全价营养颗粒饲料喂养,自由进食进水。4周出现中央静脉壁周围胶原稍增多,窦周纤维化,24周肝小叶内出现纤维分隔。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与实验时间长短成正比。该模型科学可行且死亡率低(18.18%),一般用于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