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心脏病患者拔牙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但也不是绝对不能拔牙,应在拔牙前具体分析疾病的种类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下列四种情况应视为拔牙的绝对禁忌证:(1)急性心肌梗塞或半年前发生过心肌梗塞;(2)不稳定的或最近才开始的心绞痛;(3)充血性心力衰竭;(4)未控制的心律不齐。
心脏病人拔牙时还应做到:(1)麻醉剂中不要加入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2)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和损伤。(3)拔牙前后都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对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拔牙形成的创口,经过口腔内细菌的污染,可以进入血循环,形成一过性的菌血症(一般不引起症状),但如果发生在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身上,他们就容易罹患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进而加重原有心脏瓣膜的病变。
2.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拔牙时麻醉剂内若不慎加入肾上腺素,即使量很小,也会刺激心肌引起心室颤动,甚至威胁生命。
3.既往有心绞痛史的患者,应选择发病间歇期拔牙,或者先由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再拔牙,拔牙前还应准备一些抗心绞痛的药物。
4.对于心律失常病人,应按不同的心律失常类型,先进行治疗,待心律失常控制或明显减少后才可以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