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性病 > 艾滋病 > 正文

没有歧视艾滋病人的理由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1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虽然我国早已有许多艾滋病患者通过各种媒体面对过公众,但是这仿佛离北京很遥远。

  而实际上,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地区累计发现艾滋病感染者2711例;仅今年前10个月就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561人,同比增长超过40%.而在昨日的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吴仪副总理指出:艾滋病在我国特定人群和部分地区出现高流行趋势,而且逐步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而由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现象还没有改观,落实干预措施还比较困难。在现实中,艾滋病患者一旦公开自己的身份,往往会因此失去工作、家庭和社会关系,这使他们不敢公开自己的病情或有意隐瞒。也正因艾滋病患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转入地下。

  实际上,我国政府在2004年就提出了“四免一关怀”的政策措施,以保障艾滋病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权利。特别是经济困难人员中的病人,可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可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等措施,为艾滋病的检出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其中的“一关怀”,也就是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生产活动以增加收入,却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而一旦艾滋病患者不能得到社会的关怀,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权利无法保障,那么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将大大加快。艾滋病患者一旦不敢公开自己的病情,他们通过正常途径传播病毒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一旦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很可能从事一些极易传播艾滋病毒的职业,以维持生计;部分艾滋病患者可能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对社会产生报复心态。

  因此,要有效防治艾滋病的传播,就必须改变社会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和歧视,关心艾滋病患者,让艾滋病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切断传播途径。

  应当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普通公众加强对于艾滋病的了解,加强对于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同时,可以通过媒体宣传,让公众不再歧视和惧怕艾滋病患者。实际上,在美国艾滋病患者基本上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众所周知的NBA篮球明星约翰逊,十多年前他向全世界公开了他的艾滋病感染者身份。今天他仍然是人们尊崇的明星,他精力充沛地奔跑在全美各地为抗击艾滋病新药作巡回广告,告知人们“要以正确的态度,与医生合作”。

  还要切实解决艾滋病患者面临的生活问题。因为患者公开病情以后,往往难以获得正常的工作机会,政府必须加强对于艾滋病家庭的救助,可以将一些政府出资的临时职位留给艾滋病患者,同时对无法找到工作的艾滋病患者,应当由政府全部承担他们和家庭的相关生活费用。只有这样,才能给予艾滋病患者真正的关心,让他们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政府要免费为艾滋病患者治疗。任何一名艾滋病患者都可能是传播者,如果有人因为经济原因不能接受治疗,那么病毒传播对于社会带来的损失,可能将远远超过其治疗费用。

  防治艾滋病不仅需要政府的参与,更需要全社会普通公众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履行承诺”,才能真正“遏制艾滋”。

  推荐阅读>>>“恐艾”禁同性恋献血是否合理

(内容整理:中医诊疗网)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