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心理年龄--人际关系的一个变阻器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1-2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心理年龄”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因为心理年龄并不具备智力那样的稳定性,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它可以得到调整和优化。

儿童时期:不切实际是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喜欢被人表扬,总想取悦他人,他人肯定的评价才能令你肯定自己。渴望从人家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支持。情绪起伏大。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高,可塑性强,好模仿;在社会生活的学习适应中时常受挫,但是并不会造成即时的心理阴影。心理处在儿童期的人,简单而快乐,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精力旺盛,头脑灵活,较为乐观,好幻想,不保守,做事全凭兴趣,几乎完全没有名利概念。容易走极端,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具有强烈的竞争欲望,但在竞争时又几乎不会运用有效的心计。

心理年龄的高低,和一个人的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等因素密切相关,甚至受到近期的心情等多变因素的影响,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病理名词”,而只是一个心理发展的“时间参数”。

心理年龄的高低各有利弊,并不是绝对的好和坏可以区分的。人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应成大致对应的关系,但在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表象出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和不平衡性,所以人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以及智力年龄并不是完全同步发展的。

其实这个现象在全世界都普遍存在,极少有人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是完全一样的,而前者高出后者,也是正常的现象,即使相差很多,也并非病态。所以大可不必因为心理年龄的“老”而忧虑。

                                                       

经常听到有人说,哎,我老了,身还年轻,心已苍老。所谓心老,大约说的就是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也的确有专业测试的结果,很多人的心理年龄就是大于生理年龄的。

青少年时期:内心不能平息的矛盾冲突是此时最明显的特征。如:闭锁性与人际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求知欲高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意识与道德规范的矛盾等。强烈渴望独立自主自由洒脱,但还没有摆脱受他人影响的阴影,好像有“第三只眼”随时监控着你,你的一举一动在儿童时期是为了让具体的他人满意,现在是为了让这“第三只眼”满意。

人从出生到衰老,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