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网络同居”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1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zlnow.com/pagead/iclk?sa=l&ai=BlRnGCP7vSJbyGIyE6QOOlLD1Dcjc74sBoqLP-AjAjbcBsOMtEAkYCSCsvJEKKBQ4AFDSqaeX_f____8BYJ250IGQBbIBCnd3dy4zOS5uZXTIAQHaATNodHRwOi8vd3d3LjM5Lm5ldC9tZW50YWx3b3JsZC9yamp3L3JqeGwvMTkzNjE5Lmh0bWypAjc9gsKSpIM-yAKWw-IFqAMB6AP9A_UDAAQAAIgEAZAEAZgEAA&num=9&adurl=http://www.eduask.cn&client=ca-pub-1681215984289622");GgKwClickStat("网络","www.eduask.cn","afc","2000072952");" onmouseout="isShowGg = false;InTextAds_GgLayer="_u7F51_u7EDC"">网络同居”,每天都要打开电脑和虚拟世界里的那个他(她)互诉衷肠,有几个还在网上领了“结婚证”,在网络里过起了夫妻生活,有一个更是兴奋地宣称自己要当“爸爸”了,原来,他和网上妻子的“爱情结晶”就快要出生了。“网络同居”指的是网络上的虚拟同居,即两个从未谋过面的网友,根据网络上所提供的资料,在网上相处、恋爱、同居甚至结婚、生子。最开始源于我国台湾一家网站推出的“同居理想国”游戏,传到内地后,多家网络游戏运营商和网络科技公司竞相效仿。目前具备“网络同居”平台功能的网站已有几十家,每家网络社区人数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你可以在网络上做你现实中做不到和不敢做的事情,并藉此获得满足感,在青年学生中间尤其受到欢迎。

  但对于“网络同居”,有人说,喜欢“同居”时心灵交流的温馨;有人说“同居”扭曲人格、影响身心健康……

  这一切也需要网络货币的支持,一般每月花200块左右购买网络货币,就可以支付网上交往的一切开销,将“同居”进行到底。

  虚拟爱情别忘现实社会

  在一个朋友的指点下,记者登录了一个名叫“爱情公寓”的网络社区。如果要搜索社区里的居民,查看居民的资料和照片,并且选择对象交友,那么就必须先进行注册。姓名、地址、邮箱等可以随个人喜好填写,下一步的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个人爱好、自我介绍等,你可以照实填写,也可以自由发挥,像某大学的小亮,现实生活中相貌平平,成绩一般,身高只有168厘米,戴着厚厚的眼镜,走进“爱情公寓”,他的身份变成了成绩优秀、见多识广、家境富裕、爱好广泛,在个人形象这一栏,小亮把在网上搜索的一名帅哥的生活照上传上去,于是小亮成了身高187厘米的俊男。

  注册完毕,接下来就是寻找心仪的对象聊天,如果双方互生好感,可以邀请对方成为自己的恋人,可以“搬”到自己在公寓里的“家”,两个人住在一起,在网络上“同居”,共同商量布置房间,探讨今天的生活怎么过。如果感情进一步发展了,就可以“结婚”,再“生”孩子。小亮就通过照片很快与大二学生小蕙相识,经过聊天后相恋,并申请了一间“标准间”,两人每天相约在“房”里聊天,成了一对恩爱夫妻。

  专家建议,年轻人自己要把握好度,控制住自己的情感,多与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同学交流,多参加一些现实中的活动,知道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拟。有的人沉溺于其中,想法会变得偏执,由于在虚拟世界的困难没有现实中遇到的那么多,使得在观念上更加服从于自己的意志,而人的情感,很多都是要在现实中得到反馈的,长久的网络生活,会使人的情绪起变化,感情会变得平淡。因此,有强迫人格倾向的、偏执的、抑郁的、焦虑情绪的人,不建议玩这类游戏。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