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追求好的性格,更应加强人格的磨炼。我们不可想象一个没有爱国情怀,没有不屈的节操,没有默默奉献精神,没有博大的情怀,没有清白的人生。会有好的性格?!
性格不能决定人格,人格却能成就性格。性格是各异的,但高尚的人格却应成为人们的不懈追求。
有些人在世时,立碑树卷,怕纸的虫蚀,怕铁的锈蚀,铸铜刻石。终会因人格低劣,恶迹斑斑,到头来还不是粪土一撮,遗臭万年?
然而人格低劣的人之所谓成功往往是短暂的,人格美却是永存的。人格美的魅力是一种精神力量,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反而会由于岁月的磨洗而更显出其耀眼的光华。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1年了,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不是仍然留驻在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心上,并将和我国青史同在吗?
性格人格现实总会给我们些误解:个性强的人,往往会取得大的成就——不管是在仕途上;还是在商海中;还是在艺术奇葩里。其实这是一个人能力的外部表现,一个不断走向成功人,必定有一中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不屈不饶的精神。给人的感觉便是有棱有角,与众不同。
贪官,败类站在法庭上有句大意相同的语言就是:“愧对了党和人民的培养,怨恨自己没经受住金钱、美女的考验!”——不管是原国家级官员成克杰;省部级的刘方仁、王怀忠、王昭耀;厅局级的严永泰、刘德刚、孙升昌;县处级的杨秀善、罗耀星;还是乡镇级的李为民、王宾等。这便说明了人格修炼的重要性,不管你是何种性格的人,也不管个性强还是庸。
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何这么多无“德”之人混入为“官”之伍?笔者浅见,原因有两点:一是考察者“不视庐山真面目”;二是因“人格因涉人世之风波而塑造。”(德国人歌德语)。
性格人格我党的用人标准几变几易,以“德”为先的标准却始终没动摇过。这里的“德”便是指一个人人格的骨骼。
“良好品格是人生的最高表现。好的品性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因为世界主要是被德性统治。”英国人史迈尔的话,让人多少知道了人格为何具有强大力量的原因。
人之或民或官,或成或败,或高或劣。使然者多不是在于他的性格,而在于他的人格。高尚的人格加较强的能力,是人生成功的两大要素。
性格天然因素多一些;而人格却是后天的修炼。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的区别在于他有不同的文化;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差异,往往表现在不同的个性。
性格乃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表现; 人格是西方人对个性的称呼,国人常定义为品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藏克家的诗句道出了人格重于生命的千古至真。
性格因人而异;人格内涵人与人间也有很大差异。
性格人格每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个性;每人也有自己独有的人格内涵。不管此人人格上的卑劣和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