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四十不惑 规划退休正当时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2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但如今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养老模式已经不再现实。  由于我国长期奉行独生子女的生育政策,同时健康医疗等利好因素导致国民预期死亡年龄大大推后,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今后将出现两个子女奉养四到六个老人的局面。如今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膝下都只有一个孩子,靠子女保障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要想让成年后的子女分担自己的养老压力,可能性已经越来越低。

    “现在生活不错。偶尔,我和妻子也会聊到退休,一起想象我们退休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42岁的项先生这样说。项先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人事部门主管,月收入6000元;妻子是一家市立医院的护士长,月收入3000元;他们有一个儿子正在念初三,明年春夏之交参加中考。

  因此,如果光靠社保体系的退休金,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退休前后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可以说,仅仅依靠社会保障系统来实现丰足的晚年生活是不够的。

  对于平常工资外收入较高、个人养老金缴纳比例相对较低的人来说,退休金与目前收入的反差会更大,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

  “其实也快了,也就是再过个十几年。真不知道那时候能过成什么样子。”项先生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迷茫。

  综合各方面来看,在经历了20~40岁这20年来的春耕夏种,类似项先生这样已届不惑之年的人们,必须通过各种投资途径让自己的退休金增值,否则就可能来不及了。

  但在了解了自己所在城市个人养老金的缴纳办法之后,项先生发现:按目前的养老金提取比例,自己能够领到的退休金大概相当于现在三分之一左右的月收入。换句话说,很难继续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

   “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以后靠不住,他们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好在我们现在每个月都在缴纳养老金,以后还能依靠政府。”看到单位定期缴纳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和个人养老金,让项先生对养老之事感到些许安慰。

 二三十岁的时候,子女还小,房贷压力还过大,家庭的各项支出太多太杂,还没来得及考虑退休;到了40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事业也好,家庭也好,都处于人生的巅峰状态。此时,正是开始将夫妻俩的退休规划全面付诸实践的好时点!

  40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事业也好,家庭也好,都处于人生的巅峰状态。目前绝大部分的40岁人,把自己的眼光更多地投向了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把更多的资金储备用于子女的未来教育。但会想到15年或是20年后,自己凭什么退休的人还比较少。

  补充养老计划还不成熟

  虽然国家希望形成社会、企业和个人三方立体的养老保障体系,但补充养老计划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于现在40多岁的人们而言,作用并不大。

  社保只保障基本需求

  有人曾经这样比喻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是一口熬粥的锅,每个月每人从自己的米袋里或多或少往锅里倒进一把米;到老了的时候,分到一把或大或小的勺,从锅里盛粥。但你喝到的只是粥。”

40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事业也好,家庭也好,都处于人生的巅峰状态。目前绝大部分的40岁人,把自己的眼光更多地投向了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把更多的资金储备用于子女的未来教育。但会想到15年或是20年后,自己凭什么退休的人还比较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一项福利保障,一般由有能力的企业自愿建立。也就是说,选择权和主动权都在企业手中,所以目前只有很少的企业职工能享受到。企业年金还仅仅在少数大型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以后改革的方向如何现在还不明朗,职工能受益多少也不得而知。因此,年逾40岁的人们想要依靠企业补充养老计划,还尚需时日。

  养老金投资可偏稳健类

  养儿养女防老靠不上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