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百态 > 正文

专家:大脑中恐惧记忆的根源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1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上述研究表明,恐惧能够选择性地激活脑杏仁复合体区域的蛋白激酶A和β抑制因子,β抑制因子对蛋白激酶A神经信号通路的调节、对恐惧记忆形成有关键作用。   马兰教授指导研究生对老鼠进行了“恐惧记忆”的研究。他们在播放一段声音的同时对小鼠进行电击;之后,给老鼠再次播放同样的声音但不再施加电击,观察老鼠是否对这段声音产生了恐惧记忆。正常实验小鼠会对这段声音产生恐惧。可是,缺失了β抑制因子的小鼠却难以对相同声音产生恐惧。实验结果显示,β抑制因子是反馈调节环磷酸腺苷分子(这些分子是参与记忆的“第二信使”)和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如果缺乏β抑制因子,老鼠受惊吓时脑杏仁核复合体的神经信号通路就会过度激活,恐惧记忆就无法形成。
  此次课题组发现,脑内的一种蛋白质β抑制因子参与了“恐惧记忆”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β抑制因子作为神经信号分子在脑内有重要作用,它在记忆形成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参与恐惧记忆的“恐怖分子”。该成果有助于阐明人的大脑是如何处理恐惧信息,并通过何种途径建立起对恐惧事件的牢固记忆,给人类因事故、战争或灾难性心理创伤造成的精神障碍等应激综合征疾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带来新的希望。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其实是大脑中一种蛋白质的复杂活动带来的影响。经近3年研究,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马兰研究组揭示了这一句话中所蕴涵的复杂的大脑恐惧记忆形成机制。该成果刊登在最近一期的《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后即被《自然》杂志《自然中国》网站列为“研究亮点”,并以“神经科学:恐惧因子”为题作了详细报道。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