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表现出的问题:
他平静下来,讲述了下面一些情况:
上周末,辅导员老师在班会上讲,我校前几年有几个学生先后患了精神病。究其原因,多是由于学习跟不上、成绩差,人际关系紧张,与同学合不来,经常与同学闹别扭、发生摩擦。老师告诫同学们不要忽视小事,有时小事会引出大问题。接着还具体介绍了那几个患病同学的情况。
外在表现: 情绪低沉、表情愁苦、紧张
小安答:“一百零八分。”
安某,男,十九岁,某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父母均为农民。
“并不是彻底失败,因为我的分数上了大专线的,班里大多数同学连大专线都不够呢!我是为了读本科,才决定复读的。老师也说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本科,我自己也觉得比较有把握,就集中精力复读。第二年也就比较顺利地考上了重点大学。”
安某来访时情绪低、表情愁苦、紧张。一进门就开口对心理医生说:“大夫,我感到生活很单调、很没意思,又觉得生活很紧张,使我害怕。请告诉我,我会不会发疯,我是不是已经接近疯狂的边缘了?您能不能治好我,或者预防我发病?”
教育程度: 大学本科一年级 社会经济地位: 在校大学生 婚姻状况: 未婚
姓名: 安某 性别: 男 年龄: 19
他说:“我真的跟他们相似,成绩不好,跟男女同学都谈不拢,成天落落寡欢经常沉默……我很害怕自己会成精神病,那样倒不如死了的好!我非常痛苦,现在夜夜失眠。”
听了以后,他越想越感到自己的情况和那几个精神病同学的情形想似,越想越觉得可怕,甚至觉得的自已的脑筋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疯狂的因素”。
心理医生插问:“高考时,你语文考了多少分?”
他说:“大学生活真没意思,学习压力太大,简直是逼人发疯!特别是西方文论课和汉语语法课,前者几乎是完全搞不懂,后者学起来又枯燥又吃力。上课时老师不停地讲,前面的内容还没完全听懂,后面的又接踵而至。还有文学概论,尽是些抽象的条条,老师把它讲得跟文学作品简直扯不上关系,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那篇《多收了三五斗》里对阳光的描写是在隐喻恶势力的压力。太玄啦,没想到大学课程这么难懂难解!也太没意思啦,文学作品变成了比做数学题还枯燥的怪物!我害怕期末考试不及格,要真的及不了格可真没脸见人!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我还从来没有不及格过。”
心理医生和蔼地请他坐下,为他倒了一杯开水,然后轻言细语地对他说:“别给自己乱下结论,谈谈你的情况好吗?”
接下来,他又谈到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况:入学后,班上有一个同学处处压他一头,各科成绩都比他多几分,好像故意在跟他作对。
“你在高考落榜时心头是什么感受?”
经询问、引导,他还谈起了家庭和个人的一些情况:大姐已经大学毕业,在某国防单位工作。二哥正在读硕士。他是由复读而考上大学的。他在县城读中学时是学生干部,曾任班长、学习委员,成绩在班里也很突出。经两次高考,第二次高考时取得了五百五十分的总成绩,终于挤过了“独木桥”,实现了自己“像哥哥们那样上高等学府深造”的愿望。抱着一种与现实差距较大的神秘幻想,他跨进了高等学府的门槛。入学后,他感到课程内容多、进度快,学习起来十分吃力,担心期末考试不及格。最难承受的还不是这些,而觉得大学生活紧张而单调,毫无乐趣且可憎可怕。
心理医生问:“那个同学真的是在跟你作对吗?”
小安说:“比如说吧,我和其他同学在宿舍聊天,聊得正来劲时,他一进来就抢话题,同学都去听他说,我就被大家撇到一边去了。而且,他从来也不正眼瞧我,就像没我这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