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就事论事”。耍把戏的也常吆喝:“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为的是让人们明确自己的位置,作出明智的选择。
角色定位就需要认清自己所占有的位置、认清自己想要的位置、认清竞争者的位置,正视自己、正视社会,不能自欺欺人、狂妄自大,给自己的事业、未来确定一个角色。
角色定位模型希望每个人在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时考虑花个方面的问题:
1.你的位置。我们每个人一降生,社会就给我们一个在社会中的位置,家族、父母、亲戚给予我们社会关系;父母的基因决定了我们的智力、体力、相貌、素质甚至性格。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所具备的条件。我们读书、我们锻炼、我们交友。当我们完成社会对我们的抚育去面对社会、创造社会时,我们要从我们本身所具有的条件、我们所占有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角色。
“正视自己”,矮子就是矮子、难看就是难看、乡下人就是乡下人、穷出身就是穷出身,这一点是角色定位的关键。认清自己的位置不像认清自我那么难,但也是认清自我的一部分,而且是相对外现的那一部分。在一个发展不怎么充分的社会里,毕竟或多或少地有许多隔离,一个利益群体总是力图排斥其他利益群体的成员的介入,只有立足于目前的位置,才可能向外开拓、向高处发展,取得事业的成功。否则,立足未稳,就。被人打倒,“永世不得翻身”。
2.你希望的位置。这也就是理想角色,事业上的理想角色。小时候希望做科学家、做医生、做飞行员,那只是一种羡慕或幻想;步人社会以后,也会有自己想干的工作、想扮演的角色,这时是一种现实的希望,是可以支配一个人的行为的理想。这时,就需要明确自己所希望的位置,认清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干、什么都是、对什么人都好,缩小你的专长的焦点,瞄准自己希望的、独特的位置。今天的社会属于那些能将自己界定及定位成为专门人员的人。
3.你的竞争者。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有不同的人去争取它,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位竞争者。要了解你的竞争者,尤其在信息社会中,了解竞争者的状况是定位成功的有力保证。
不仅你希望得到的位置有人与你竞争,而且你现在所占据的位置也有人与你竞争,要知道人只要一行动就会遇到竞争者,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要正视竞争者,认识竞争者。
4.你的支援。定位成功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企图去扮演不可能成功的角色。你的支援就是你的社会关系,你的父母、兄弟、亲戚、朋友,当你努力去做一件事时,你得考虑能够得到他们多大的支持。“破釜沉舟”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众叛亲离”者往往得不到善终。成功的定位在于你的支援之中。
5.你的忍耐。角色定位是一件孤独的事,你的支援、外界的信息都代替不了你自己的抉择。定位是个累积性的观念,要忍耐,要沉着观察,然后“定”位。接二连三地不断“跳槽”,不断更换自己的角色,这不是定位,也可以说是定位失败。
角色定位要忍耐,受得起诱惑,辨得出陷阶,才可能成功地为自己的人生找个支点,才可能成功地扮演理想的角色。
6.你和你的定位相配。陈佩斯和朱时茂演小品,陈怎么演都是“坏人”,朱则一脸正气,无论如何都是“好人”。的确是这样,定位有时可能限制人的想象力,角色也制约人的表现。定位有时与自己不相符、不相配,这是自己意识不到的,要通过别人、通过社会才可能感觉到,你和你的定位是否相配,我们每个人都要这样问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