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资讯 > 中医新闻 > 正文

平遥县人民政府——打造特色 培育优势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1-2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端,是山西省典型的人口大县、文物大县、旅游大县、中医药大县。全县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辖5镇9乡273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0万人。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591个,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20个乡镇卫生院(分院)都设有中医科,317个村卫生所、诊所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全县共有病床1300张,其中中医病床355张;注册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193人,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405人。

近年来,我县在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以及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医药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工程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一切为了群众的健康”这一中心任务,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全县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高度摆位,抢抓机遇,中医药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3月11日,我县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的一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列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我县及时制定出台了《平遥县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卫生局长为副组长的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组。从组织领导、财政投入、政策扶持、督导考核等方面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卫生局增设了中医药管理股,并明确中医药行政管理职能。二是确立“12345”的总体思路。“1”就是确立一个目标:即打造全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2”就是突出两个重点:弘扬中医药文化和发展中医药产业;“3”就是建设三个基地: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药材销售基地、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4”就是做好四项工作:做大中药、做强中医、做活市场、做好旅游;“5”就是达到五个目的:即为了50万平遥人民的健康,为了平遥农民的增收,为了解除病人痛苦,为了发展平遥旅游,为了提高平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召开会议推动。召开了全省首个县级中医药发展动员大会,增设了中医药管理股,明确将从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落实中医药倾斜政策、做大做强中药产业、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制定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等七个方面进行具体落实推进。

二、抓活载体,完善体系,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我县在组织考察运城市中医药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乡村中医药特色工作的扶持力度,严格按照《中医科建设标准》,积极打造具有中医风格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一是加强基层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我县先后争取上级部门的经费支持,为10个乡镇卫生院(分院)和60个村卫生室配备了中医诊疗设备,引进了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工作向纵深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切实缓解了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的乡镇卫生院、90%的村级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并在全省首家实现了村卫生室中医基本诊疗设备配备全覆盖。

二是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我县确立了县中医院为县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14个乡镇卫生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站,全县乡级基层医务人员均掌握了至少10项、村级医务人员均掌握了至少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省首家实现县乡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全覆盖。另外,县中医院投资200多万元,铺开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古陶镇卫生院、朱坑中心卫生院、卜宜乡卫生院视频网络设备已安装并调试成功,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视频网络平台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三是加强基层技术培训。通过实行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制度,安排数十名“村来村去”定向中医专业毕业生进行了免费培训,开展了中医住院医师、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年共派出中医医务人员30人次到省、市级以上医院进修。通过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全县现已初步构建起了继续教育、师承教育、专项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四是壮大基层中医人才队伍。我县加强对民间中医一技之长人员的管理,在进行全面摸底的基础上,铺开了中医一技之长人员资格认定工作,经过前期的中医理论培训、笔试、中医专家面试、评议和社会公示等严格程序,在全县92名申报乡村医生认定中医执业证件的人员中,有30名被确定为合格,并颁发了《中医药一技之长证》,有效的填补了我县中医短缺的问题。

三、龙头带动,产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后续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我县一手抓中医,一手抓中药,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产业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中医院龙头带动作用。凭借县中医院成为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为契机,大力实施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品牌建设,着力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等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能力,以学科辐射带动全县中医药科技水平提升。目前,县中医院中医妇科、肾病科2个专科申报了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并启动了“名医堂”建设。

二是中药材种植生产实现规模化。晋伟合作社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的局面已经形成,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30000亩,涉及9个乡镇,123个行政村,种植农户3500余户。其中:100亩以上种植户93户,1000亩以上种植村10个。一村一品村5个,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余万元。

三是中药材交易实现市场化。总投资3000万元,现完成投资1400万元,建成仓库3000平米及物流配送中心、大型仓储、交易大厅、商铺及办公设施5000平米等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目前,该市场已初具规模,到“十二五”末,将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物流配送,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集群,年产值超亿元,带动山西、辐射全国的中药材集散地。

四、搭建平台,加强合作,中医药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为解决我县中医药专家短缺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积极开展各项对外交流活动,组织宣讲活动,鼓励引进专家,加强合作等,对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交流。借助每年举办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中国年等节庆活动,举办“平遥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节”,通过养生保健互动、中医药文化长廊、名老中医专家义诊等主题活动,将魅力中医、文化中医、时尚中医、健康中医全方位展示给国内外宾朋。2013年第二届全国民间中医发展研讨会在我们平遥召开,全国200多名民间中医齐聚古城,切磋发展经验,振兴民间中医。同时邀请国内外中医药专家到平遥建立专门的中医风格服务专区,为下一步实践培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打造特色。今年以来,我县鼓励各医院和卫生院走出去,引进来,打造特色,受到群众的认可。如卜宜乡卫生院引进省中医研究所中医诊疗服务区并已投入使用;香乐乡卫生院与辽宁省获得国家专利的刘凤雁合作,开展了中医熏蒸治疗痔疮项目;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报了创建“全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古陶、中都、卜宜等8所乡镇卫生院均已被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合格单位并公示完毕,我县也由此成为全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通过审批数量最多的县,占全县乡镇卫生院的65%。

三是引进人才。在深入挖掘平遥内部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的同时,我县还规划启动了优秀中医专家引进计划,在全国聘请200名退休的平遥籍老中医回平遥坐诊,同时邀请各大医院大平遥建立分院。

四是拜师传承。连续举行了两届中医药师徒传承拜师活动,24位名老中医收纳67位继承人为徒,岐黄薪火得以传承。

五、挖掘内涵,创新方式,中医药适宜推广初见成效

我县结合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交通、产业及旅游市场优势,绘制了打造“全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的崭新蓝图。

一是大力推广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县成立了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药筛选评价中心,对散落在民间的特色秘方和中医器械进行了认真的挖掘整理和总结推广,共挖掘整理出16家中医特色技术。其中,道虎壁王氏妇科、东戈山健脾丸药、田氏鼻窦清、乾德堂小儿止泻散、杨氏烧伤治疗技艺、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等6家特色技术通过了省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药筛选评价中心的验收。另外,我县东戈山健脾丸药还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首批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二是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我县积极探索建立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体系。今年9月,我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地区,及时印发了《平遥县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对社会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进行摸底,下步将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培训。

三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设立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基地,目前,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管理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全县印发资料共计6万余份,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已经完成国家卫计委的要求。

四是聘请百名导游为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宣传员。由县中医药学会聘任,县旅游局组织,聘请名老中医对全县的导游进行了经常性培训,借助导游把中医药文化、名老中医特色专长等融入到旅游讲解中,着力扩大和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

总之,我县在大力发展中医药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也深深地体会到:一是组织领导是关键。中医药事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只有政府及部门领导敢作敢为,敢于担当,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进。二是完善政策是保障。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项目政策、专项资金等倾斜支持,这样才能为建立健全中医药发展保障机制,创新发展中医药产业提供后勤保障。三是改革创新是动力。作为山西省的试点县,我县主要任务就是探索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问题,只有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注入发展活力。四是人才建设是根本。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只有把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选好、培养好、用好人才,才能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不竭源泉。当然,我县今后一定会紧紧抓住山西省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县的契机,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争当全省排头兵,继续凝聚新的动力,积蓄新的能量,倾全县之力重振中医雄风,共同熔铸中医药事业的美好明天。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