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保健 > 正文

节制——健康生活方式的灵魂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30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济南军区(济南 250001)王凤香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张其成
  当今社会,尽管医疗费用日益增长,健康危机却在步步逼近。当前肆虐全球的非典型性肺炎,再次向人类敲响警钟:科技本身并不足以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保护网,要真正切实有效地保护生命,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确保人类健康。据世界健康组织统计,目前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死亡,在发展中国家占总死亡率的50%,而在发达国家为总死亡率的80%。[1]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许多疾病并不单纯是躯体的疾病,还有心理和行为因素的负面影响。马斯洛曾经说过:心理健康和躯体疾病之间有着一种协同作用的反馈。……几乎所有的疾病,甚至无一例外,都能称为心身疾病……甚至一次骨折也是心身的和社会躯体的。[2](P27)面对如此情况,医学家和生物学家以及心理学家们逐渐达成共识:我们在生物学方面的努力必须靠心理学方法来完善,比如生活方式的矫正。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的宗旨是什么?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我国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有关论述。《内经》非常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大量的条目分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危害。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描述: 
  1.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主要是指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有一定的规律,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内经》认为,人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有着密切的关系,"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则能"度百岁乃去。"[3](P2)
  2.不妄作劳
  不妄作劳,就是要劳逸适度。劳和逸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者都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有劳有逸,既不能过度劳累,也不能过度安逸。
  3.四气调神
  "四气调神"是指人们为了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时令更迭的变化,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以与自然保持协调一致,保持身心健康而达到长寿的目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哲人已认识到:人必须"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4],顺应自然变化,才能避免遭受伤害。《老子》主张"法于自然",通过积极的自我身心调摄"返朴归真",以达到"深根固柢,长生久视"[5]的目的。
  综上所述,《内经》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要尊重自然、合乎规律。可以说,节制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灵魂。
  然而,当下人们独特的心理生活样式决定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耻言理想、蔑视道德、拒斥传统、躲避崇高、不要规则",[6](P310)这种思潮的极富代表性的后现代文化,打着回归自然的旗号,极力强调人性解放和自我放纵,他们质疑理性,重视肉体的快感。在现代人的思想中,节制与自由几乎是相反的,而距离压抑却只有一步之遥。因此,对于追求快感、舒适,渴望自由、享乐的现代人来说,《内经》所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几乎是难以企及的,也是很多人不屑理会的。
  既然后现代文化和《内经》具有相同的目的,都是在追求自然,为什么《内经》所描述的理想生活样式却不符合后现代人的胃口?哪一种生活方式更接近于自然本意,更科学、更健康?为此,我们要首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自然?
  所谓自然,就是自由发展,既不勉强,也不限制。《内经》说:"从欲快志",强调的正是真正地回归自然。节制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节制应该是双向的--减少多余和补充不足,使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即健康状态。节制导致健康,健康才能自由。因此,节制和自由是一致的,它并不是产生压抑的原因。那么,人们思想中的压抑究竟来自何处?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