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盆腔 > 正文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是怎么回事,妊娠期间小便不通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1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部位:

盆腔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科室:

外科 泌尿外科 妇产科 产科 中医科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相关疾病:

暂无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相关检查: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应该如何诊断

  本病临床以妊娠期小便不通,以至小腹胀急疼痛为特点。

  临床上以虚证为多见。因胎在母腹,赖气以承载,血以滋养,若气虚不能举胎,或肾虚胎失所系,则胎压膀胱,溺不得出。治疗总以补气升提,助膀胱气化为主。不可妄用通利之品,以免影响胎元。

  1.气虚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小便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概述: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通‘”。古名“转胞”或“胞转”。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病因: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病机」

  妊娠小便不通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胎气下坠,压迫膀胱,以致膀胱不利,水道不通,尿不得下。临床有气虚、肾虚之分。

  1.气虚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妊娠后胎儿逐渐长大,气虚无力举胎,胎重下坠,压迫膀胱,溺不得出。

  2.肾虚素体肾气不足,胞系于肾,孕后肾气愈虚,系胞无力,胎压膀胱,或肾虚不能温煦膀胱化气行水,故小便难。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诊断: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鉴别诊断: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子淋乃小便频数,淋漓涩痛。《秘传证治要决及类方》云:“然子淋与转胞相类,但小便频数,点滴而痛为子淋;频数出少而不痛为转胞。间有微痛,终是与子淋不同。”

  排尿困难是指排尿不畅、尿流缓慢无力、小便费劲的一种现象。如果这种症状长时间不能得到改善,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小便就会积存在膀胱内,越积越多就会形成尿潴留。

  本病临床以妊娠期小便不通,以至小腹胀急疼痛为特点。

  临床上以虚证为多见。因胎在母腹,赖气以承载,血以滋养,若气虚不能举胎,或肾虚胎失所系,则胎压膀胱,溺不得出。治疗总以补气升提,助膀胱气化为主。不可妄用通利之品,以免影响胎元。

  1.气虚

  主要证候:妊娠期间,小便不通,或频数量少,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安,面色恍白,精神疲倦,头重眩晕,短气懒言;大便不爽。舌淡,苔薄白,脉虚缓滑。

  证候分析:气虚无力举胎,胎重下坠,压迫膀脱,水道不通,溺不得出,故小便不利,或频数量少。溺停膀胱,膀胱胀满,故小腹胀急疼痛,坐卧难安。气虚下陷,清阳不升,中气不足,故头重眩晕,面色恍白,气短懒言。舌淡,苔薄白,脉虚缓,皆气虚不足之象。

  2.肾虚

  主要证候:妊娠小便频数不畅,继则闭而不通,小腹胀满而痛,坐卧不宁,畏寒肢冷,腰腿酸软。舌淡,苔薄润,脉沉滑无力。

  证候分析:肾虚系胞无力、胎压膀胱,或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膀胱以化气行水,故小便频数不畅,甚至小便不通。溺蓄胞中,则小腹胀急而痛,坐卧不宁。肾虚,阳气不振,则畏寒肢冷,腰疫腿软。舌淡,苔薄润,脉沉滑无力,均为肾虚之候。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预防: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应该如何预防?

  气虚治法:补气,升陷,举胎。

  方药:益气导溺汤(《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中党参白术茯苓、扁豆补气健脾以载胎,升麻桔梗升提举胎,乌药温宣下焦之气,桂枝通草化气行水而通溺。全方共奏益气导溺之效。或用补中益气汤疗效亦佳。

  肾虚治法:温肾扶阳,化气行水。

  方药:肾气丸(《金匾要略》)去丹皮。方中地黄、山茱萸、山药为滋肾补肝之品,泽泻、茯苓渗利行水,桂枝通阳化气,附子通阳化气以行水。附子一般列为妊娠禁忌药,用时宜久煎,并用量要小,恐有伤胎之弊。丹皮泻火伤阳,故去之。

  「其他疗法」

  1.针灸

  取穴:主穴取气海、膀胱俞(双),阴陵泉(双),灸关元,配穴取大椎、足三里(双)。

  手法:强刺激,留针15-20min,每隔l-2min捻转一次。须有通上达下的疾麻胀感。出针后加用电灸或艾卷灸,直至局部皮肤呈轻度充血为止。

  2.热熨法

  四季葱(大葱连须用)每天一斤,洗净,用手掐断,放入锅内炒热,分二次轮流使用。每次取半斤,用布或毛巾包裹,热熨下腹部(自脐部顺次向耻骨部熨之),冷则易之。每天一次(不拘时),每次约30分钟。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