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症状自测 > 皮肤 > 正文

皮肤粘膜色素斑是怎么回事,皮肤粘膜色素斑怎么办?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8-0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皮肤粘膜色素斑部位:

皮肤

皮肤粘膜色素斑科室:

内科 消化内科 皮肤科

皮肤粘膜色素斑相关疾病:

暂无

皮肤粘膜色素斑相关检查:

皮肤粘膜色素斑应该如何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包括:

  1.以腹泻腹痛为主的消化道症状和外胚层异常表现。

  2.X线钡剂消化道造影发现多发性息肉影像。

  3.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弥漫性多发息肉。

皮肤粘膜色素斑概述:

  皮肤粘膜色素斑是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的一种症状。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Generalized Gastrointestial Polyposis Syndrome),是指发生在中老年,具有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为青年型错构瘤性或炎症性息肉),外胚层异常和伴有严重的间歇性腹泻、腹痛、肢体麻木刺痛等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本征1955年由Crokhite及Canada报告。故又称Cronkhite- Canada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30~86岁,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

皮肤粘膜色素斑病因:

皮肤粘膜色素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不明,尚未发现有遗传因素,有人认为可能与小肠缺乏迟发型免疫反应有关。病理上胃肠道有明显的粘膜炎性反应,以胃和小肠最为明显。息肉十二指肠最多见。回肠末端也较多,息肉直径可由数毫米到3厘米不等,差异较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见息肉属青年型错构瘤样息肉,胃粘膜病变类似Menetriey。

皮肤粘膜色素斑诊断:

皮肤粘膜色素斑鉴别诊断:

皮肤粘膜色素斑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本病应与遗传性胃肠道息肉病伴粘膜皮肤色素沉着征(Peutz-Jegher综合征)、遗传性结肠息肉综合征(Canada综合征)、Turcot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等胃肠道息肉病相鉴别,这些疾病均不伴有外胚层异常改变,有助于鉴别。

  主要诊断依据包括:

  1.以腹泻、腹痛为主的消化道症状和外胚层异常表现。

  2.X线钡剂消化道造影发现多发性息肉影像。

  3.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弥漫性多发息肉。

皮肤粘膜色素斑预防:

皮肤粘膜色素斑应该如何预防?

  预后不良,死亡率可达43%,常于确诊后6~18个月内死于全身营养不良、恶液质和继发感染。息肉恶变率较高。目前普遍应用静脉内高营养疗法,可使本病预后有明显改观。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