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诊疗 > 针灸大全 > 正文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天枢、关元、气海、大肠俞、长强。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
    (二)治法
    天枢、气海、关元、针深1~2寸,得气后,以高频小幅度提插加捻转之补法,使针感放射至腹部和外生殖器。大肠俞斜向脊柱针刺1.5~2寸,长强、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1.5寸,以得气为度,并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亦可于进针得气后,采用温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效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15例,基本痊愈14例,有效1例。治疗次数最多21次,最少3次。远期疗效亦较满意[4]。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巨阙俞透神道(或神道透灵台)、脾俞透胃俞(双);2、上脘透中脘、天枢。
    配穴: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者配大肠俞(双) 、肾俞,体弱,慢性消化不良者配足三里。
    巨阙俞穴位置:第四椎下陷中,即第四、五胸椎棘突之间凹陷中。
    (二)治法
    主穴二组任取其一。每次取3~5穴,单取主穴,或与配穴搭配取用。采取注线法埋植,取12号腰穿针,将01号消毒肠线1.5~3cm,穿入针孔内。穴区消毒局麻后,左手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执针,快速刺入皮下,至所需的深度后,固定针芯向上提腰穿针至针芯平齐时出针,肠线即埋入穴内,覆盖消毒敷料并固定。10~15天埋植1次。穴位可轮用。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治疗慢性结肠炎1623例,痊愈1275例(78.5%),显效237例(14.6%),有效71例(4.4%),无效40例(2.5%),总有效率96,9%。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以穴位埋植为优。对穴位埋植32例,作3年随访,复发率为14.5%[5~7]。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大肠、小肠、交感。
    配穴:脾、直肠下段、三焦、内分泌。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酌加配穴。第一疗程,宜用毫针刺,并配以电刺激,用疏密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第二疗程起,根据症状改善情况,采用耳穴磁珠压丸法。对于顽固难愈者,用点燃的线香,对准所选的耳穴灸治,以病人感到温热而稍有灼痛为度,每穴灸治2~3分钟,每次约灸10~15分钟。耳穴压丸每隔1~2日换贴1次,每次1侧耳,左右交替;耳穴灸治隔日1次。一般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应用耳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效果,即使治疗后复发,再治亦有效。为提高疗效,应根据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穴位刺激法[8]。
    针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中脘、气海;2、神阙、天枢。
    配穴:分2组。1、足三里、三阴交、公孙;2、大肠俞、胃俞、脾俞。
    (二)治法
    主穴与配穴之第一组用于针刺,第二组用于灸治。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针刺法: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灸法,系采用灸疗仪照射。先在选好之穴位上涂以艾油,然后将灸疗仪之灸头对准穴位,并作固定,打开机器开关,灸头发亮,直至患者感到温热为宜。每穴照射15~30分钟。针刺灸疗可轮用,亦可合用,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上一篇:普通感冒
下一篇:慢性支气管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