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诊疗 > 针灸大全 > 正文

细菌性痢疾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0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概述】
 
    细菌性痢疾(下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性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便等临床表现及全身中毒症状。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以夏、秋两季多见。不论男女老幼对本病有普遍的易感性,而儿童感染的机会较成人多,因而发病率亦较高,在流行期间,往往要占发病总数的一半以上。目前,预防菌痢主要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强人体抵抗力等方法。近年来,医学界已开始试用疫苗预防,但有一定副作用。
 
    针灸预防菌痢,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应用。证明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而且由于针灸可提高人体的防卫能力,故能有效的抵御病菌的感染。有人曾将典型的弗氏痢疾菌株注入豚鼠体内,造成痢疾性膀胱炎症,在感染前和感染后施以艾灸,发现艾灸后均能延长动物的生命,尤以感染前施灸为著。
 
    近年来大量有关针灸治疗机理的研究也充分证明,针灸确可提高免疫能力。针灸对成年人菌痢的预防有效,对小儿菌痢的预防亦有相当明显的效果。有医院在本病流行的高峰期,对生活环境类似、未给任何特异性预防措施的二组儿童进行对照观察:一组针刺,一组不针,结果针刺组无论稀便发生率及痢疾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不针刺的一组,证实针灸对小儿菌痢确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除了针刺和艾灸外,著者采用穴位注射法在流行区内预防,亦获得较好的效果。

方法:

- 艾灸 -
 
取 穴: 
    常用穴:神阙。
    备用穴:滑肉门、大巨(二穴合称“四隅”穴)。

操 作: 
    一般仅取常用穴,如为成人或在流行高峰期可加备用穴(双侧)。神阙可隔盐灸3~7壮,如灸至腹内咕噜作响更佳。备用穴以艾条作雀啄灸,每穴每次灸10~15min,使局部皮肤潮红。在流行期内灸1~3次。

效 果: 
    以上法共观察52例(其中小儿18例),结果发病6例,均为小儿。

注意事项: 
    (1)本法方法简便,比较适于成人自我预防。
    (2)小儿效果较差,可能与施灸时不太配合的关。本工作观察的样本较小,因此其实际预防,还有待于更多的实践来证实。

- 体针(之一) -
 
取 穴: 
    常用穴:曲池。

操 作: 
    取双侧穴,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停止。再吸再入,再呼再停。缓缓进针,至有明显酸胀感,用轻泻法,反复运针,1~2min左右出针。一般只须针1~2次。

效 果: 
    在流行区观察到幼儿针灸后,171人中,两月内发病4人,对照组190人,发病达11人;成人组172人,针后无一人发病。

注意事项: 
    (1)本法对菌痢预防亦有一定作用,应注意采用呼吸补泻手法。
    (2)本法仅取曲池一穴,取穴少,刺激轻,较适用于幼儿。

- 体针(之二) -
 
取 穴: 
    常用穴:足三里、大肠俞、天枢。

操 作: 
    均取双侧,分三次针刺。首次取足三里,针后三天,取大肠俞,此次针后七天,取天枢。针法均为以28号毫针迅速刺入,得气后,中等度平补平泻之法,运针1min左右去针。此为一个疗程,一般仅针一个疗程。
    在流行高峰期,亦可同时取用足三里、天枢(双侧)。足三里用轻刺激补法,天枢穴轻刺激泻法,运针2min,针2~3次,每日一次。

上一篇:安眠
下一篇:下肢静脉曲张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