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辨证 > 气血津液 > 正文

水液停聚证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08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水液停聚证是指由于外感病因辨证/六淫,内伤七情,影响到肺、脾、肾对水液进行正常的输布排泄所引起的疾饮、水肿等病证。水液停聚主要表现为痰、饮、水、湿四种,湿的表现类似于病因辨证/六淫湿邪的辨证,所以在这里着重介绍水肿与痰饮。

    1.水肿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所引起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元代朱丹溪将水肿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这已成为后世历代医家对水肿病进行辨证治疗的基础。

    阳水 发病较急,病程短,水肿性质属实者,称为阳水。多为外感风邪,或水湿浸淫等因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眼睑先肿,继而头面,甚至遍及全身,来势迅速,小便短少,皮肤薄而光亮,常伴有恶风、恶寒发热,无汗,肢体痛楚,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或咽喉肿痛,舌红而脉浮数;或全身浮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困倦,小便短少,院腹痞闷,纳呆食少,呕恶欲吐,舌苔白腻,脉沉。

    病机分析:阳水以发病急,来势猛,眼睑头面先肿,上半身肿甚为特点。风邪侵袭,肺卫受病,宣降失  常,通调失职,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泛滥于肌肤而成水肿,故又称风水相搏证。风为阳邪,上先受之,风水相搏,因此水肿先见眼睑头面,继而遍及全身;

    三焦不利,膀胱气化失司,因此小便短少;伴见恶寒,发热,恶风,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是风水偏寒,如有咽喉肿痛,舌红,脉浮数,是风水偏热之象。

    如果水湿浸淫,脾阳被困,运化失职冰泛肌肤,而致水肿,亦属阳水。其肿来势较缓,逐渐遍及全身。

    脾气被困,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少。脾主肌肉四肢,水湿困脾,湿渍肢体,则沉重困倦,其他如院门纳呆,呕恶欲吐,舌苔白腻,脉沉等皆为湿盛困脾之象。

    阴水 发病较缓,病程较长,性质属虚者,称为阴水。常由于久病正虚房室不节,劳倦内伤等因素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面色眈白,神疲肢倦,院门腹胀,纳果食少,大便稀搪,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沉;或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利,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s白或灰滞,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病机分析:阴水以发病缓,来势徐,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并多兼脾肾阳虚为诊断要点。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由于久病正虚,劳倦内伤,导致脾肾阳气虚衰,致使水液代谢障碍,下焦水湿泛滥而为阴水。阴盛于下,故肿从足部和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脾阳虚运化无权,病及中焦,健运失常,则脘门腹胀,纳呆便溏。脾主四肢肌肉,脾虚水湿内渍,则面色(白光)白,神疲肢倦。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衰则无火温煦,则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白光)白,为阳虚水停之象,灰滞为肾虚水泛之征。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脾肾阳虚,寒水内盛之象。

    2.痰证 痰和饮,都是津液变化而成,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表现的病证,但两者的形态不同。痰证是指水液凝聚,浓度较高,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因此,痰证的临床表现颇多,故有“诸般怪证皆属于痰”之说。

    外感病因辨证/六淫,内伤七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均可产生痰证。前人认为痰属阳,饮属阴,痰因于热,饮因于湿,在痰的方面,又有五痰之名,如风痰属肝,寒痰属肾,热痰属心,湿痰属脾,燥痰属肺,这是以五脏来分类的。常见的痰证有:

    风痰证 是指痰盛而风动的证候。多由阴虚阳亢,风胜内动夹痰,或偏食甘肥厚味,痰涎壅盛所致。

上一篇:气血同病
下一篇:津液不足证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