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理论 > 经络学说 > 正文

经络与疾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经 络 与 疾 病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王 寅

    针灸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针灸经络学说的核心是十二经脉的存在。其发现有两种论点:1、众多的针刺穴位对同一种疾病有共同的主治作用,由这一类穴位的“点”逐步连成线,最后归纳成十二经脉。2、由于针灸体表的某些“点”产生一种古人称之为“得气”而今人称之为“感觉”的传导现象,并且呈有规律的线性途径出现,此为发现经络线的基础。

    1973年冬至1974年春,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掘的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墓葬中,发现了三部针灸经络的文献,据考证,其抄写年代不会晚于秦汉之际。根据其内容来看,可以肯定是内经以前的著作。故,可看成是战国时代已佚的医著。它反映出:在《内经》以前,我国针灸经络的形成已具雏形。

    针灸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

    针灸经络学说的形成,与针灸疗法的发明创造不可分割。它是在针灸体表的一定部位(即经脉上的某一点)引起了“得气”感觉,同时对这一疾病产生了疗效而被逐步认识、发展起来的。

    我们祖先发现体表偶然被火灼伤或被碎石砸伤、荆棘刺伤后,能使体内某些疼痛和疾患减轻或消失。多次反复实践积累了经验,逐步学会使用“砭石”为针,刺激体表的一定部位(或压痛处)来解除体内疾病的痛苦;又懂得用火点灼灸某部位的皮肤,以达镇痛疗效。此为针刺和灸术的萌芽时期。

    随着冶金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针刺用具也逐步得到改进。“伏羲制九针”。据殷墟出土文物考证,我国商代已是青铜器的全盛时期,针刺用金属针也在商殷至西周这段时期出现。“九针”的应用,是针灸医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为“经穴”和“经络”现象的发现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从此开始了古代真正的针刺术。

    砭石或粗大的骨针,其“砭刺”的范围是一个较大的“面”,且不可能深刺,疗效受影响。使用金属针,针可刺在比较准确固定的“点”上,深刺时便会产生明显的针感传导现象。从“砭灸处”到“针灸点”,从浅刺到深刺,针治疗效大大提高。人们逐渐发现每个“针灸点”治病的特殊作用,通过定位、定名便于记忆及传授。

    人体四肢部位是针刺治病的重要部位,常有一种异常感觉向一定方向传导,这种传导与针治疗效关系密切,在《内经》中称之为“得气”,比喻为“针游于巷”。这种联系不仅反映在体表,且同体内脏器有着沟通表里的关系,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经过长期对针刺“得气”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总结出手足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循行分布与其属络脏腑的关系,以及症候群的规律性,创立了经络学说。大量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在一部分人体上针刺穴位时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与古代经络走行的分布基本一致。证明针刺出现的针感与传导放散的规律性是古代创立经络学说的重要基础之一。

    最直接反映经络体系客观存在的另一重要依据,应属循经症候群。《内经》中的经脉篇、经筋篇、骨空论、皮部论等都有大量描述说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各有所属的病症,是各经络所反映的症候 群,也和该经络循行的路线往往一致 。因而也为针灸经络学说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循经皮肤病

    循经皮肤病是可见经络现象的重要表现,其主要特点是皮疹的分布与古典经络路线基本一致,宽度为0.3-1.2厘米,其中多数为0.7-1.0厘米.

上一篇:阳跷、阴跷脉
下一篇:督脉的意义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