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理论 > 阴阳学说 > 正文

试论三阴三阳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6-0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提要 中医是三阴三阳学说的集大成者,本文探讨了三阴三阳的古天文学背景和医道内涵,指出三阴三阳是对阴阳的定位、定量、定性、定向标定,研究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问题对重新认识中医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三阴三阳,中医,古天文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已有诸多讨论,但大多集中在阴阳定性研究以及阴阳观的流变探讨。对中医的三阴三阳学说往往重视不够或语焉不详。实际上,在阴阳学说的发展史上,三阴三阳的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中国哲学范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阴阳学说当中一个质的改变。即从对阴阳的定性研究,转而为对阴阳双方的具体的定位、定量标定,而阴阳的由三到一、由一到三又指明了疾病的传变方向,由此三阴三阳本身就具有定位、定量、定性、定向四种含义。因此研究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问题对重新认识中医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
  三阴三阳学说的天文学依据

  1.阴阳观念与古代天文学
  在中国古代,"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对远古的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知识是星占历算,祭祀仪轨,医疗方技。星占历算是把握和探索宇宙的知识,祭祀仪轨是整顿人间秩序之学,医疗方技是洞察人类自身生命的学问,其中天地人三才密切相关,息息相通,正是远古文明在大方向上给予我们把握与引导,才开始了东方文明游历几千年的伟大探险。
  而中国的所谓"文明"也正是发源于"经天纬地"。天的现象的重要性从来就没有被忽略过,人们始终认识到一个事实:他的全部生活都依赖于某些普遍的宇宙状况。而"仰观天文"与"俯察地纪"则是古代思想家掌握世界、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手段。天文与地纪相互作用的顶点,则是后世医家提出的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通过对地之五行与天之六气的相互作用来推演地对空间的普遍的气运法则,并由此扩大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人在其中既是气运的观测者,又是整个事件的中心。
  无论如何,从远古到今朝,天文与地纪都有赖于实际观测与推导,据《汉书 艺文志》考,"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羲和是古代专门负责观察天象以确定季节的天文官员。阴阳家学说强调的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①其代表人物邹衍学说的要点则在于深观阴阳消息,即以阴阳二气的消长说明季节的变化。一旦我们强调阴阳学说的天文观测基础,阴阳概念便不再仅仅是纯观念性的东西,它可以量化为具体的数。其实,阴阳观的最初产生本是最量化的,它取决于太阳的照与不照,从半坡遗址看,那时的门都朝向西南,其实用目的则是光照与取暖,因为从日照角度讲,一日之内下午1-2时西南方的光照最强、热量最足。从这个意义上讲,"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正是对气的量化。
  在中国古代,阴阳之气的量化有两套系统,分别源于不同的天文宇宙观。一是《易》的四象:少阳(对应春季)、老阳(对应夏季)、少阴(对应秋季)、老阴(对应冬季)。此四象不涉及五行,纯粹以太阳的运动为准,"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②即冬至、夏至测准了,四时八节的次序就确立了。《系辞》强调以日月之义阐释阴阳,"一阴一阳之为道"实指二部分,一是太阳的周日运动,即以昼夜现象为主的阴阳变化;二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即以寒暑现象为主的阴阳变化。《易传》关于宇宙结构的概念是盖天说,盖天说的要点见《周髀算经》,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尊地卑",(《易·系辞》)天动地静,其基础性数据则是"日照四旁各十六万七千里,人所望见远近宜如日光所照"。(《周髀算经》)并以此数据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计算太阳轨道的变易。如太阳运行到极北,则北方太阳当头,南方却处于夜半。因而昼夜之道反映了太阳的四方运动。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天文学认为太阳并不是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运行,而是每个月换一个轨道,共七条(七衡),因此每个月的昼夜长短都是有差异的,四季气温也随之不同,阴阳的差异便由此体现。所以,《系辞》云"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知,智慧也。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虽也是一种阴阳的量的分别,但不如《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细致完备。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