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小品方》外感热病学术思想探讨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2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小品方》用药既有按法立方,据证用药的原则,又依据病情的不同,采取加减变化、灵活用药的方法。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加减变化方面,如伤寒及温病,内瘀蓄血证选用芍药地黄汤,若其人热如狂者加地黄三两、黄芩三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方服,不须黄芩。又如治温热病头痛,骨肉烦疼,或夏月天行毒,或热病自得痢的知母解肌汤,若已下,及自得下,虚热未竭者,除麻黄,加知母、葛根。病热未除,因梦泄者,可除麻黄,加白薇、人参各二两等,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

    对后世的影响

    《小品方》在理论方面提出了伤寒、温病分治学说,明确指出伤寒、温病、时行之不同,他还提出了“伏温成温”说,突破了“伏寒化温”的局限。此说后被宋代医家庞安时作为温病发斑的主要依据之一。由此可见,在现存的医学文献中,《小品方》作者陈延之虽不能称为温病学派的肇始者,但其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组方用药方面,陈氏创立的芍药地黄汤(即犀角地黄汤),孙思邈将其收录于《千金方》中,并更易方名,用于治疗温病热入血分证。清代吴鞠通又将本方收入《温病条辨》,并指出“犀角味咸,入下焦血分以清热;地黄去积聚而补阴;芍药去恶血,生新血;丹皮泻血中伏火。”[11]四味之中养阴清热,凉血散瘀,各尽其职,相互配合,而无留弊之虑。为清热凉血散瘀的代表方。

    综上所述,《小品方》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对后世外感热病的发展,特别是明清温病学说的崛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温病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83,21.

    [2] 难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8.

    [3] 晋·葛洪撰.尚志钧辑.肘后备急方[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48.

    [4] 陈延之撰.高文铸辑.小品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08,110,112~113,122~123.

    [5] 金·成无己撰,明·汪济川校.注解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4~36.

    [6] 明·李时珍撰,张宁康,等校.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98.

    [7] 包来发编.李中梓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15.

    [8] 清·黄奭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167,170,193.

    [9] 唐·孙思邈撰,一木校.千金方[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328.

    [10] 唐·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65.

    [11]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28·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203) 郑彩慧 指导 程磐基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