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神农本草经》初探(续完)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中药 文献研究

    (接上期)

    《神农本草经》辑本的积极意义

    既然《神农本草经》辑本主要源自《集注》朱书内容,因而讨论它的积极意义实际上也就是《集注》朱书的积极意义。个人体会,《神农本草经》辑本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保存了汉魏医家的用药经验。汉魏医家通过长期而广泛的临床医疗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进而将其经验著之笔墨,代表了当时人们的药物知识水平,由于岁月更替均已佚失,幸赖《集注》朱书得以保存,虽历经2000多年迄于现今仍为临床重视并据之沿用,分析其中内容可分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正面经验是指药物的有效功能,如海藻消瘿、常山愈疟、茵陈退黄疸、续断续筋骨、漏芦下乳汁、栝蒌根主消渴、柴胡解除寒热、大黄荡涤肠胃、麻黄止咳逆上气、黄连治肠下痢等,后人临床投治,无不疗效卓著,如鼓应桴,治病救人功莫大矣;而反面经验则是诫人以慎用,如莨菪子“多食令人狂走”,麻“多食令人见鬼、狂走”等。需知上述经验皆古人全凭精密观察服药后的病员反映所得,竟与现今药理研究结果密切相符,具有科学内涵,足以令人产生无限遐思与不胜感佩。

    2.开创了以功效分类的先河。陶氏编撰《集注》依药物自然属性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益以“有名无用”共为7类,奠定了《证类》、《纲目》进一步更为详细分类的基础;同时又在上述分类中注明各药的上、中、下三品所属,如草部上品有人参、术等,中品有耳实、狗脊等,下品有附子、大黄等,这一将药品分为三品被后人通称为“三品分类法”,是中药专籍仅有的独特分类法,但究其实质,即是以功效分类而已,可说是晚近中药专籍以功效分类的嚆矢。谓予不信,这里先将该书序例所说的三品分类的依据录之于下:“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疗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8]基于上述,试分析如下:首先,所谓三品,上、下二品界限非常明确:上品各药,不具毒性,能养命、轻身(应是健身)、延年,具补虚扶正之功;下品各药,多具毒性,有除寒热、逐邪气、破积聚,具祛邪治病之功,一为补虚,一为祛邪,泾渭分明。至于中品从其“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而言,有两种解释:一是或为遏病,或为补虚则本皆上、下二品内容并无独立存在之必要;另一为此类药物既有补虚作用,又有遏病功能,可“斟酌其宜”,分别配合上药或下药应用,则既非上药、又非下药,独立成类原无不可,然药物皆有偏性,非此即彼,似又无另立一类之必要。其次,上品皆能补虚扶正,下品均可祛邪遏病,与后世补虚又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肝肾、补肺脾,以及祛邪药又分发表、清热、祛寒、利水、泻下、化痰等相为比较,只是粗疏与精确之分,并无本质区别,视之为以功效分类似无不当。至于药物分类的精粗(包括书中的分类不当,如黄连、麻黄归上品等),由于时代进步,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人类的认识水平随之日益深入提高,药物分类也逐渐臻于精密,将药物以功效分类草创伊始,出现粗疏,原不可苛求古人。

    3.保留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神农本草经》辑本既然是收载古代医家的实践经验,理应很好地予以继承和发扬,但所述各药功效,有的现今已不常用,所述主治病症的名称,因古今不同,有的已不解其义,均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或可为开发新药的依据,或能扩大药物的适应范围,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举例如下:①书中载有多种具有美容功能的药物,如柏实“令人润泽美色”,白瓜子“悦泽好色”,白芷“润泽,可作面脂”,菟丝子“能去面”,甚至女萎、旋花、白僵蚕等既能去面黑色,又能好颜色等,似均可进行研究,如确有佳效,即可据之开发新药以造福需求者。②书中所载病症名,现虽有所注释,然尚存有争议、有待进一步探研明了者,如“死肌”一词,为术、细辛、厚朴、耳实、菊花、白鲜、白及、梅实、皂荚、斑猫、石灰、雄黄等药所主,其中5药(术、细辛、白鲜、厚朴、皂荚)“死肌”二字均与风湿痹痛紧密相连,似与用治痹痛症有关;但菊花、斑猫则不相衔接,耳实又与恶肉相连,似又与痹痛无关;经查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所编《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及徐树楠等所编《神农本草》均认为:“皮肤死肌:指某些皮肉不知痛痒,没有感觉的意思。”[9、10]如此解释固然无误,唯个人以为:既为“死肌”,顾名思义似还应包括肌肉松弛、丧失弹性、萎缩、失用等症。若云上述诸药除术、厚朴、细辛外皆不能治此数症,然即使用治肌肉麻痹似亦不一定能克奏厥效。此外,张山雷尚认为“死肌”还包括溃疡腐肉,如在《本草正义》菊花条下即说:“又治皮肌死肌……则皆以血热而脉络不洁、渐以积秽成腐,菊之苦辛宣络,能理血中热毒,则污浊去而痹著之死肌可愈。”[11]因而进行进一步研究颇有必要。又如“鬼击”一词,见于白及,此词貌似迷信,但必有所指,徐氏解释:“是古代对一些病因不明的暴病、重病的混称。”[10]此词上接“贼风”、下续“痱缓不收贼风”,如此解释不无道理,但作为白及主治,若再加以逗号予以间隔,如解释为“身有无故出现皮下紫癜”似亦合拍,盖古人不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产生原因,而皮下突现乌青瘀斑,非鬼怪击伤何以致此,唯是此说尚是推测,若能加以研究,结论肯定,自当对临床用药大有裨益。以上所述,仅为举例而言,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咸当推敲赋以科学为内涵者也。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