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推拿名实考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2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折枝:见于《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1979版《辞海》释:折枝,“古来有三种解释:(1)折取树枝;(2)按摩搔痒;(3)弯腰行礼。”折取树枝,望文生义也;弯腰行礼,对之长者,如何不能?按摩推拿,非常人皆能为也,故曰“我不能”,诚实君子也。故此处“折枝”,当为古代按摩又一称谓也。

    眦媙,又作“眦揻”、“揃揻”。《庄子·外物第二十六》说:“静然可以补病,眦媙可以修老。”郭象注:媙,“亦作揻,子浅反。三苍云:‘揃,犹翦也。’《玉篇》云:‘灭也。’媙,本亦作揻,音灭。”眦,指眼角,揻,《广韵》释为“手拔也,又摩也。”故眦揻,指的是按摩眼角,是古代按摩的一种操作方法,也是按摩推拿的古称。

    摩挲,亦作“摩娑”、“摩挱”。本意乃抚摸也。盛唐之时,由于官方对推拿的重视,太医院设立按摩科,有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之职,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开推拿按摩教学之先河,使中国推拿广为流传。韩愈《石鼓歌》诗:“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是摩挲的最早记载。传至欧洲,法国、英国音译为massage。故摩挲,亦古代推拿名也。

    上述推拿古代名称,以按摩最为流行,亦最为贴切、准确,因为古代推拿手法以按法、摩法为主,故此名一出,沿用二千年之久。我国北方、广东等沿海地区及日本至今仍称推拿为按摩。广东省中医研究所主办的推拿专业杂志也名之为《按摩与导引》,实为“按跷”之今译,足见“按摩”一词影响之深远。

    推拿名源考

    金元以降,推拿手法日趋增多,临床适用范围日益广泛,因而按摩已不能全面概括和反映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的特点,于是出现了“推拿”。推拿一名,始见于明代,当时成书的一些小儿推拿专著中已用“推拿”替代“按摩”。如:龚云林所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1604年),周于蕃所著《小儿推拿秘诀》(1605年)。缘此,许多学者误以为“推拿”之名首见于龚氏之著,其实不然。“推拿”一词,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张四维的《医门秘旨》。《医门秘旨》成书于1576年,不过出版时间是在1582年之后。此书国内已经失传,今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万历同安恒德堂刊本。[1]“推拿”一称早期记载还见于明代医家万全的《幼科发挥》,其成书年代,《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权威著作均谓1549年。考其自序,其日期署为万历己卯年(见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引万全《幼科发挥》自序,现存诸本此日期均阙如),即1579年。查其书中医案的年代记录,有壬子(1552)、己未(1559)、癸亥(1563)、隆庆丁卯(1567)、万历元年(1573)等,但并不能证明此书成书于1549年。[2]因此,从现存文献来看,最早提及“推拿”一词的著作,当推《医门秘旨》。

    “推拿”一词的出现,恰在官方取消按摩科之后,这也许不是巧合。按摩已非合法,但手法治疗确实行之有效,如何生存下去?推拿疗法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在明代更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就连儿科名家的专著中也多次提到。如《幼科发挥》载:“一小儿得真搐,予曰不治,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掐之,其儿护痛,目瞪口动,一家尽喜。”一代名家,实事求是,不护己短,令人钦佩!在万全的著作中同时出现了许多按摩的过渡名称,如:推拿、推法、拿捏、拿掐法、拿、幼科拿法等,这些记载,都不是指具体的手法名,而是用来代称“按摩”的。只有其中的“推拿”,后来才成了正式的学科名。

    “推拿”替代“按摩”,有上述历史的原因,更有其学科发展的因素。早期的推拿疗法,手法单一,按法、摩法是主要手法,《内经》中提到的手法也不过十余种。唐宋以后,推拿的治疗范围日益扩大,推拿手法也不断增多,技巧性也逐步增强,人们已经注意到不同的手法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也就产生了各种用力方向不同的手法,使原有的手法不断完善,还出现了包括向下用力、向上的提力和相对挤压力同时存在的综合手法,手法的分类亦趋成型,于是“按摩”一词已不足以概括和反映这一疗法,加之又逢官方压制,“推拿”之名就应运而生了。推拿疗法的名称由“按摩”向“推拿”的演变,反映了这一疗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向高级、从经验向科学不断发展成熟。因此,“推拿”替代“按摩”是推拿疗法发展的一大飞跃,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