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医经中“脉搏”用法考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1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我们前面谈过,“搏”是“抟”的形讹,抟、揣、喘、湍音近互通,而喘、湍为同源词[2]。湍,水流急;喘,气息急。由于音近义通,搏(揣)、喘在医经中都可以表示脉动或脉动急速义。《素问·五藏生成篇》:“脉之至也,喘而坚。”王冰注:“喘,谓脉至如卒喘状也。”即脉来急速而坚。《素问·三部九候论》:“九候之脉,……盛躁喘数者为阳。”“喘数”即急数。钱超尘先生在《内经词典·钱序》中也指出:“喘”字《内经》除作“喘息”解外,亦指脉动急速,又指往来旋转。而古人每有误释。《经脉别论》:“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王冰注:“夜行则喘息内从肾出也。夜行肾劳,因而喘息。”皆以“喘息”释“喘”字。而经文所询者,乃脉象出现之变化,与“喘息”全不相涉。考上文“喘”当训为急速,谓突遇惊恐劳恚等,脉搏加速也,此与数脉之急速又属两事。《大奇论》云:“脉至如喘,名曰暴厥。”王冰注:“喘谓卒来盛急,去而便衰。”此处以脉动急速之义释“喘”则得之矣[3]。

    综上所述,“脉搏”一词,在医经中的写法不一,解说分歧也很大。后世依王冰注“搏”为搏击或搏击应手,不确。“脉搏”在医经中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脉动,动的状况由“搏”后面的“长、软、滑、急”等词加以补充说明;另一意思是指脉动急速,“搏”后面没有补充说明的形容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具双.《素问》中一组形音相近词解诂[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7.

    [2]王力.同源字典[M].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74.

    [3]张登本.内经词典[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收稿日期∶2002-05-17)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 李具双

本文由【中医诊疗网】整理:www.zlnow.com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