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习 > 中医书籍 > 文献研究 > 正文

《素问•气厥论》中脏腑寒热相移次序解读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2-05-3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关键词:《素问•气厥论》脏腑 寒热 相移次序

    《素问·气厥论》论述了脏腑间的寒热相移问题,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疒至;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遉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麋;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芻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人,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輊鼻渊,……

    文中所论脏腑间寒热相移的次序,既有顺从五行相生者,如肝移于心、肺移于肾等;也有顺从五行相克者,如心移于肺、小肠移于大肠等;又有顺从反侮方向者,如肾移于脾、脾移于肝等。其中规律,历代注家均不得其解。唐·王冰次注《素问》,“肾移寒于脾"误作"肾移寒于肝”[1],可见全未读懂此文;博学如张介宾,所著《类经》中对此篇的解释,也只是随文敷衍而已,如注“肾移寒于脾”为“反传所胜”,注“肝移寒于心”为“传其所生”[2]等。笔者曾撰文指出:《素问·气厥论》中的脏腑寒热相移,严格遵循了八卦先后天方位的规律[3~5]。但因各文皆随手举例,语焉未详,故时有读者同道前来询问商榷。兹将其间关系再作专门论述。

    易学中八卦有先后天方位之说,先天方位称“伏羲八卦”,后天方位称“文王八卦”。图示如下:

    伏羲先天八卦图文王后天八卦图

    上图中八卦先后天方位的变化与脏腑的配应关系可作如下表解:方位先天卦/配应脏腑后天卦/配应脏腑《气厥论》寒热相移规律北方坤/脾坎/肾肾移寒热于脾西南巽/胆(肝)坤/脾脾移寒热于肝东方离/心震/肝肝移寒热于心南方乾/大肠(肺)离/心心移寒热于肺西方坎/肾兑/肺肺移寒热于肾

    通过以上表解,五脏间的寒热相移与八卦先后天方位的变化关系就非常清楚了。

    下段论六腑间的移热较为复杂。兹将该段文字的移热次序列表如下:

    各腑间移热对应于八卦先后天方位胞移热于膀胱(东北)膀胱(寄卦于北方)移热于小肠(西南)北方先天坤卦移西南小肠(寄卦于南方)移热于大肠(西北)南方先天乾卦移西北大肠(西北)移热于胃(东北)西北先天艮卦移东北胃(东北)移热于胆(东南)东北先天震卦移东方胆移热于脑

    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到,除首句“胞移热于膀胱”和末句“胆移热于脑”,因“胞”和“脑”的卦属方位文献无载而暂无法论证外,其余均与八卦先后天方位的变化规律一一相应。需要说明的是,“胃移热于胆”句,按东北先天震卦之后天位移于东方,本应移热于肝,因这里论述的是腑与腑之间的移热,腑不能移热于脏,故改移于紧连东方而又与肝相配属的东南方胆;同理,“

    膀胱移热于小肠”句,也因西南坤脾属五脏而不能移热于脾,移热于小肠是因为小肠的方位正好也在西南。又,位于西南的丙火小肠与位于东北的壬水膀胱,因无专门的八卦相配,故分别寄卦于南方心和北方肾。因为有这么多曲折关系,故一般读者读这段经文就不易明了。

    依据八卦先后天方位的变化规律来讨论脏腑间相互关系,在《内经》中并非只有《素问·气厥论》一处,例如《素问·经脉别论》中的一段文字:“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这里所讲肾淫气病肺、肝淫气害脾、肺淫气伤心的传变,同样难以按五行生克去理解,其实也是遵循了八卦先后天方位的变化规律,只是传变方向与《气厥论》刚好相反。《气厥论》的传变称“得之气厥也”,而《经脉别论》的传变未称“气厥”,这对《内经》“气厥”概念的研究是个重要的素材。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