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主治与应用;
处方用名:通草、白通草。
药用部分;茎髓。根也可入药。
性味;甘、淡、微寒。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清热利水,通乳。
主治与应用:
(1)具有清热利水作用,用于湿热内蕴,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药力较缓,宜用于湿热不甚者,常与其它清热利湿药如薏苡仁、滑石、竹叶等同用。
(2)有通乳作用,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稀少,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及猪蹄同煎服。
用量:茎髓3~6克,根10~15克。
注意:孕妇慎用.
3.清热利湿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甘淡寒或苦寒,甘淡能渗湿,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适用于水湿内停,或湿从热化的湿温病,以及湿热下注,蕴蓄膀胱的小便不利、尿道灼热涩痛、淋沥不畅等证。常用的药物有泽泻、车前子、滑石、海金砂、金钱草、木通、扁蓄、瞿麦等。
泽泻
《本经》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生草本植物泽泻的球状块茎。
别名:水泽、如意花、车苦菜、天鹅蛋、天秃、一枝花。
处方用名;泽泻、炒泽泻、光泽泻。
药用部分:块茎。
性味:甘、淡、寒。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利水渗湿,泄热。
主治与应用;
(1)甘淡能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等,常与茯苓、猪苓等同用。
(2)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湿热下注膀胱引起的尿痛、淋浊等,常配用车前子、瞿麦、滑石。
(3)性寒入肾而能泻相火,用于肾阴虚火旺之梦遗等。
用量:9~12克。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寒湿证或肾虚滑精者忌用。
参考资料:
本品能增加尿量及尿素和氯化钠的排泄量;有减轻尿素与胆固醇在血内滞留作用;能使血中胆固醇含量轻度下降,减轻脂血症,缓和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且能使血压下降;有使血糖下降的作用;抑菌试验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车前子
《本经》
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的种子。
别名;车轱辘菜子、驴耳朵菜子、猪耳朵菜子、牛舌草子。
处方用名:车前子、炒车前子。
药用部分:种子。全草为车前草,可入药。
性味;甘,寒。
归经:入肾、肝、肺、膀胱、小肠经。
功能;清热利水,清肝明目。
主治与应用:
(1)清热利水:适用于膀胱湿热之小便不利、水肿等(配以茯苓、猪苓、泽泻等),或湿热泄泻,淋浊尿痛等(配以薏苡仁、木通、滑石、瞿麦等)。
(2)清肝明目:用于目赤肿痛(配以菊花、青箱子、龙胆草等),或肝肾不足之视物昏花(配以枸杞子、桑椹等)。